知识产权什么是发明家?
一、发明者概念
发明人(设计人):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视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但是发明人的认定涉及很多,比如职务发明的认定。
二、职务发明相关发明人、专利权人等问题
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自己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自己的物质条件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本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
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情形下的发明创造,都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在执行与本单位交付的工作无关的任务时完成的发明创造;?
(三)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的发明创造;?
(4)辞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在1年内做出的与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第三,非职务发明相关问题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合同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从其约定。"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1)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二)完成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辞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所作出的与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
第四,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很多,我可以给你下面一些基本内容,供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分为两类:产品和方法。因此,发明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如果对现有产品或方法进行了改进,也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产品是指人工制造的新产品。包括各种成品、物品等物品,以及药品、合金等物质材料。
方法是指实现某一目标的一系列步骤。包括生产药品的方法和其他制造产品的方法,如计量法、烟雾分散法、能量转换法等。方法技术方案包括制造已知产品的新方法,也包括已知方法和产品的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