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为什么收购沃尔沃?
郑雷:我是主持人郑雷。我先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忠民。你好,李小姐。
李忠民:你好。
郑雷:第二个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欧洲大学硕士联盟传播学客座教授。您好,博士和罗博士。
罗清:好听众和好主持人。
孙昌:我们看到,实际上这两天,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把时间推回到一年前。当时正好有这样一个传闻,吉利收购沃尔沃,但是吉利和福特都出面否认了。我不知道计划没有很快改变。一年后,他们以6543.8+0.8亿美元的价格敲定了这笔交易。我们所有人可能都觉得会感受到这种变化。同时我们会问,为什么是吉利?吉利有什么样的法宝?你们两个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吗?
李忠民:我觉得去年年初的时候,有传言说吉利要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可以肯定的说,不光是这个公司在谈,很多公司也在谈,包括庄先生,奇瑞,包括BAIC。为什么最后到了吉利?我觉得吉利的野心真的够大的,因为当时价格还没确定,大家估计应该是他买的时候。沃尔沃买的时候大概64亿,没想到是654.38+08亿。我初步猜测,即使打了一半折,也是6543.8+06亿元。最后可以谈6543.8+08亿元。我想可能李书福也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
郑雷:是的,当我一年前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真的不相信我的良心。
孙昌:当时,吉利是有疑问的。
郑雷:是的,所有人都认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我们知道沃尔沃是世界上非常大的品牌,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吉利也是新企业车,比不了人家老资历和福特。不过没想到一个十几年的中国汽车公司居然能买下沃尔沃这个品牌,真的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这里我们也问问罗博士,为什么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还是这个问题?你怎么想呢?
罗清:刚才李小姐,从专业投资的角度来讲,我确实想从消息来源,或者说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讲。其实这是一条国际化的道路。说白了就是每个人,或者说我们的一个企业,都在从全国走向国际化的路上。我记得张瑞敏先生说过,这条路很难走,但是不走会更难。也就是说,中国的每一个个体,我们的企业,整个国家,现在都面临着国际化的道路。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总会有人问这句话。可以吗?
孙昌:你可以。
罗清: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走向国际论坛时,不要说别人问我。当我收到邀请时,我在问自己。
郑雷:为什么是我?
罗清:为什么是我?我可以吗?那么,五年后的今天,当我被邀请到一个国际论坛,比如欧盟,并且在评价中得了一个全A,我会回过头来想想我当时的背景。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你也想象不到,如果我把这个邀请给别人,他们是否能做得更好,也许他们会比你更好,但是当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觉得责无旁贷,也许这一步就是你的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对刚才那个问题的个人回答。但是站在中国所有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角度,你会看到联想是怎样的。当年他们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大家都在怀疑。且不说成败,联想第一步确实经历了挫折。比如它在美国战场上面临惨败,包括目前在全球化道路上如此具有代表性的海尔,但它的第一步却在美国。所以联想经历第一次失败的时候,包括李东生的国际化道路,都说很不利,就是要退回去重新实验,所以我们去看了。事实上,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简单。他走出去的时候面临着他的选择,比如我是不是合并品牌,是不是自己合并或者拓展市场,是不是用它在那里的分店,等等。他需要从多方面评估,可能的话。不过,再用那句话来说,不出门可能更难。
郑雷:实际上,在这里我们也希望中国所有的企业能够慷慨地站出来,告诉别人为什么他们有疑问,为什么不是我?
孙昌:但是也有问题。比如我们质疑的声音不是凭空产生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们吸取了过去的教训。比如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我们试图收购四川腾中的悍马,但最终无果而终。BAIC收购了萨博的部分资产,但不涉及核心内容。我们所有人可能都会自然而然地担心吉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训,我们才会担心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包括未来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虽然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但这两个人对整个事情感到担心吗?
郑雷:沃尔沃现在正在亏损?
李忠民:我想在此之前,我们很担心。当然,坦白说,我一直很担心吉利这样的企业。就像一个在多重压力下长大的孩子。所以对中国的任何人来说,当你关注他的风险时,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孩子一定不能掉下去。从一开始我也反复说过,吉利这样的企业不容易。那么我们希望它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从这个案例来看,我主要担心几件事。第一个是所有导致沃尔沃亏损的因素都可以被吉利逆转。所以不管最典型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也认为可以把第一点反过来,就是成本和市场。那么成本和市场是和中国挂钩的,所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一个悖论。你要并购的企业在国外,但是你的市场和你的国内市场是最国际化的市场,你的成本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市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想为你最终收购的企业回到中国,那么你将面对工会,我们将重新进入SAIC收购双龙的陷阱。这是最初的担心。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后知后觉,刚才李书福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是李书福?客观的说,大家都说企业在中国,我也非常赞同罗老师的说法,中国的企业要走向国际,所以李书福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汽车行业的并购,现在行业正在整合。吉利要留,十年后还有吉利这个品牌。
郑雷:也就是说,吉利本身遇到了瓶颈,他自己也有问题。
李忠民:是的,如果他不去并购,现在我是一个国际品牌,沃尔沃是我的,你吃我的时候应该考虑任何企业。否则,如果未来中国只有十家或五家汽车企业,吉利是否还在其中就不好说了。但这一步意味着吉利可以得到保障,我在中国的生存绝对有保障。所以这是第一个,我认为第二个吉利的意外收获是除了654.38+0.8亿M&A资金之外还有9亿的浮动贷款,这是吉利在中国没有并购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郑雷:我就是拿不到这笔流动资金。
李忠民:银行不会给他这笔钱。他们有很多人。当然,罗斯柴尔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终给他提供了27亿元,其中9亿元是为吉利在运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提供的。我觉得也就是说,我们的担心可能还存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李书福在这一步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所期望的。
郑雷:换句话说,李总也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指出我们可能扭转沃尔沃亏损的这些因素当中,第一个可能就是所谓的销售市场和成本,但是这些东西只是在中国,你要走国际化的道路,这可能就是我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所谓悖论。
李忠民:尤其是汽车企业。
郑雷: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也应该看到。刚才李总也说了,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可能竞争非常非常激烈,但是无论如何,吉利是有分量的。
孙昌:有了中国市场,你能支持吉利未来走得更好吗?罗老师怎么看?
罗清:我本人并不是汽车研究方面的专家,但任何一个M&A,尤其是外国的M&A,一定有其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原因是他所看重的。这些原因归结到品牌上,因为两个品牌的国内外M&A很少在实力充分的前提下互相融合。总的来说,一方相对处于上升趋势,另一方处于劣势,不管你是不是蛇吞象。最重要的是在你的优点和缺点之间评估你更喜欢哪一个。第一个是品牌,这个很重要。有很多企业,比如联想,当时PC业务非常好,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如何也打不开国际市场。当他想打开联想品牌时,需要花费数十倍,甚至可能无果而终。然后他判断他可以通过这样的合并很容易的得到一个国际品牌的概念,所以他当时合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可以在五年内免费使用IBM的品牌,但是在做这个市场的过程中,他很清楚的意识到未来他要做自己的品牌。所以他从第二年开始就一直在用这个品牌,就是把这个品牌作为他的主旋律,带动他的生意。所以慢慢的,IBM用了两年就不用了,在它的笔记本领域。所以大家都会看,不管你是不是低人一等,但是他看重的是它的品牌,当然还有市场,这里面也包括你的海外团队,因为有一些企业,他在大规模搭建海外团队的时候,他认为在文化方面成本非常高。第三,当然在某些领域,他需要一个技术团队,所以这个技术在采购,也就是在并购中,是不是可以完全拿下来,这是你在并购的谈判细节中要非常注意的,还有一个营销团队也包括在内,因为我们在营销和海外营销上可能有自己的软肋。还有一个,刚才李老师也提到了,就是这个横财,就是在资本市场。
郑雷:另外9亿美元。
罗清:是的,因为并购会带来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反馈,特别是上市公司,或者说即将进入IPO阶段的企业。所以这些东西,其实都不在台面上。作为一个企业,在M&A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说一套在另一套后面。比如不能说资本的东西。最后,一旦进入IPO,这个东西就成了一个概念。我说我还没有深入到吉利,比如利用他合并的本质。我们从研究的角度来判断,那么他看重沃尔沃并购的什么,我觉得刚才提到的品牌和资本其实是他喜欢的,而技术上来说,只是意味着他不并购也能完成他想要的,同时成功扔掉他劣势的部分,这就要看他在整个过程中的操作了。
孙昌:是的,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我们的民营企业收购这么大的汽车品牌,但是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吉利能否在自己的R&D和再投资之后,把沃尔沃的核心生产技术变成吉利自己的核心生产力。我们来看看短信平台对短信的看法。一位手机号为9293的朋友说,吉利的成功丰收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企业的勇气和实力,但长征只是第一步,祝他好运。另外,9459的一个朋友说,吉利收购沃尔沃说明我们是相当强大的,李书福的前瞻性眼光也很好。前面的路更长、更陡、更具挑战性。
郑雷:手机号2280的观众说走这一步不是一般人能走出去的。这种勇气本身就令人钦佩。手机号8909的观众表示,吉利可以大方的使用沃尔沃的技术,用沃尔沃的技术提升吉利内部的技术含量,令人眼前一亮。
孙昌:我认为每个人的担忧和鼓励都会成为吉利前进的动力。那么我们现在可能会觉得,每年都有吉利每年给沃尔沃填十几亿的忧虑。吉利未来的资本运作会不会出大问题?李小姐。
李忠民:这是我们当时对这个案子的另一个担心。从M&A本身的角度来看,吉利的资产负债率应该是翻倍的。也就是说是高杠杆收购,也就是说因为收购本身会让吉利进入一个高负债的运营阶段,如果现阶段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对于日系车来说,他的低价策略已经很明显了,丰田要降低30%的成本。当然,丰田现在陷入这种困境,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成本竞争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么成本竞争就意味着利润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担心高负债的运营会不会带来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担心的。
郑雷:这也是事实,在这个高负债的操作中可能有一个模糊的环节,这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李忠民:也就是说,你可以承担的风险更小。
郑雷:对。
李忠民:不像以前,如果你负债很低,因为吉利收购了一家变速香料厂,一家澳大利亚变速香料厂,我们非常赞成这笔交易。但是接下来,如果进行大的合并,就会带来这个问题。你的负债率很高,抗风险能力会下降,而这个时候恰恰是国内车市的高风险阶段。
孙昌:好的,我们在上半场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企业去海外进行海外并购和海外投资,会不会遇到一些中西文化冲突,包括吉利未来需要如何管理自己的品牌。这些问题我们留到后半部分。另外,下半场我们还将连线研究品牌传播的陈冠教授和我们一起。
蛇吞了大象,最后尘埃落定。昨天晚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654.38+0.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向媒体进行了说明。腾中对悍马的收购无果而终,BAIC只收购了部分萨博资产。今天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李书福的法宝是什么?而世界上最安全的车,改名为中国风行后,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欢迎收听和参与今天的新闻谈话。
孙昌:好的,欢迎回到每天新闻谈话的后半部分。北京时间12: 42,郑雷和孙昌正在和你谈论新闻。
郑雷: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直播间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城副研究员李忠民,第二位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欧洲大学硕士联盟传播学客座教授罗清博士。
孙昌:我们来看看短信平台上那个手机号码为4655的朋友。我们必须清醒。要成为顶级产品,我们必须拥有顶级品质,让世界了解我们。我能听到这个听众。他可能有点担心。比如吉利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并不是顶级品牌,所以他买了沃尔沃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我们对他的信任。这涉及到一个品牌问题。下面我们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该系主要研究品牌。你好,陈教授。
陈冠:你好。
孙昌:你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有什么看法?
陈冠:事实上,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应该说,经济危机以来,我觉得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也是我上节目以来最享受的嘉宾身份。
孙昌:谢谢你。
陈冠:我们想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我们鼓掌,第二个方面,我们想看到它的未来。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鼓掌,我们为什么鼓掌?从全球经济危机的发展来看,不管中国有没有危机,毕竟我们是受影响的。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来看,你发现最大的亮点是房地产。就是我们全民都在把我们祖传的产业翻个底朝天把它变成越来越大的支柱产业,所以这件事从长远来看对中国是福是祸已经决定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款车也很好,卖得很好,但是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汽车行业有什么本质的进步。但是站在这个汽车行业的角度,我觉得沃尔沃或者李书福这一次的行为对我们汽车行业的意义是什么?首先,因为我们获得了100%的产权和知识产权,可以说明我们的民族品牌是好的,或者说真正的国产品牌是好的,或者说我们国家拥有的品牌是好的。这项技术的质量是从低到高的飞跃。我们掌握了,我们买了,我们有了。第二,从市场角度来看,绝对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实质性一步。第三,从品牌层面,我们以前认为是吉利或者奇瑞这样的中低档车。但是现在我们了解到这个品牌是高端车。从这个品牌的地域覆盖来看,吉利还是一个,或者我们说奇瑞还是一个地域品牌,中国品牌,但是沃尔沃无论如何是一个全球品牌。从三次飞跃来看。那么从整个行业的对比来看,汽车行业在经济危机和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其实是有很大进步的。比如日本汽车第一品牌丰田,现在没落了,品牌受损。所以我们在中国汽车工业做了三件事。第一个是悍马,腾中的悍马还没有完成,但毕竟是一个尝试。第二个是BAIC萨博,成功了,但是从这三个改进来看,我们认为腾中悍马并不是很大的进步,因为它只是悍马平民品牌的一角。其实他什么都没得到,成功后其价值也不大。然后BAIC萨博拿到了一部分,一个知识产权,所谓的图纸和硬盘拿回来了,但是他没有拿到后续的研发,没有拿到整个团队,也没有拿到品牌,或者说他不想拿到品牌。所以,无论从丰田和吉利的对比,还是从萨博和腾中悍马的对比,我们都认为吉利这一次的行为是天壤之别,也许是你能想象到的最高水平的进步。
孙昌:你对这件事很乐观,是吗?
陈冠:对,而且我特别想说,这个事情不是我们最大的央企,也不是我们最大的国企。
孙昌:这是一家私营企业。
陈冠:也不是最厉害的汽车行业。比李书福厉害的人很多。只是李书福想了这家伙八年,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高估这个意义。本来说他是疯子,我发现他不是疯子。本来说他是傻子,其实他不是傻子。他真的很有智慧和气魄。所以我很想为他加油。这是我们积极的一面。现在有很多人担心。他们在担心什么?首先,我们只花了1.8亿,外加一点维护费用。相比过去福特的钱,福特多花了65亿。事实上,他花了很多其他的钱。那么就说从技术和学习的角度,我特别相信李书福。哪怕要花上两年、三年、五年的时间,我至少可以学到一些真正前沿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被开发了几百亿。所以对于李书福来说,仅仅这654.38+08亿就已经太值钱了。第二,它的品牌价值就不用说了。所以李书福现在说的话,他说我们永远分开经营,兄弟两翼留你我养你。所以其实按照李书福现在的观点,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年内,只要沃尔沃在全球稳定,我们的财力能够支撑,我个人并不想毁了沃尔沃在中国的这个高端品牌。而它之前的投入,它的技术含量,其实比它的市场表现要深得多。
孙昌:你的意思是让他先稳定地行走。
陈冠:对,其实他有很多福特过去没有养好的潜力。他没有让它结束。打出来之后是平的,没有问题,甚至可能还会小幅上涨。这是在世界上。那么全球来看,我相信李书福,只要我们把这个东西学完,真正把吉利提升到和沃尔沃一样的水平,那么我们在中国市场会有很大的进步。那30万实现后,中国30万,世界30万。事实上,沃尔沃品牌的全球复兴是确定的。
孙昌:换句话说,它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冠:可以,可以可持续发展。有了未来全球销量最大最好的中国市场,沃尔沃会因为中国市场而在数量和质量上先复兴,然后在全球其他市场复兴,或者说达到同等水平。所以我们可以预见,不知道是三年还是五年,那么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复苏或者达到很高水平之后在全球推出首席工程师的那一天,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推出第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防御工事的那一天。
孙昌:你期待着我们的汽车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是吗?
陈冠:对。
孙昌:好的,谢谢你。谢谢陈观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连接。再见。
郑雷:我们可以听到陈冠教授非常认同这个品牌,他非常激动。他已经盯了半年了。这确实是真的,不管吉利会怎么提升品牌或者学技术,至少陈冠教授认为这654.38+08亿会值得买这个技术。
孙昌:但是我们陈冠教授和李书福有过短暂的接触。他发现自己的胆子很大,但是我们也要想想。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说完全靠一个领导的勇气。我们也要想一想,这样一个外国品牌,真正到了我们大陆市场,会不会遇到一个水土不服,文化冲突的问题呢?
郑雷:换句话说,你不能太大胆。
孙昌:是的,需要很多因素。
郑雷:罗医生。
罗清:我想起联想柳传志总裁当时说的那句话,说方向对不怕路长,这条路上一定很艰难。先不说大事,我就说说身边的小事,也就是从我第一次被邀请做国际讲师,到我在这个讲座期间去每一个地方,拿着笔记本电脑和我的各种课堂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传媒体系。例如,如果我休息,我的软件在任何地方都不匹配,我的键盘不匹配,我的接线板不匹配。如果我的电脑坏了,我就得用别人的,因为我们的电脑和他们的幻灯片不匹配,无法连接。然后当我所有的东西都拷贝到移动硬盘上,转移到他们的电脑上,他们并不读取所有的中文系统,所以你所有的东西就变成了一个盒子,所以你需要保留所有的英文文档。但即使在那里,你所有的视频和PPT也不能播放,因为你的软件系统和他的不一样,你的视频刻在光盘上,他也不看,因为他所有的软件系统都把你当成盗版软件。所以经过这一切的过程,在我再次去和他们一起工作之前,我会保存一台电脑,一个软件盘,一个电子文件,一个移动硬盘,两张不同格式的光盘,两个正版播放软件。你要和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你才会知道,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工作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你后续所有更复杂的工作其实都在后面。况且每个人的工作方法都是我们认为的工作方法。我们希望一切都提前准备好。我们希望对方会非常热情地接待你。你希望对方给你安排好一切,比如车,路线都在前面接,但是大部分外国人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样。他们相对独立。所以,当他把所有的时间表都给我的时候,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式和时间。而且,当你面对德国人的时候,他把你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到秒,但是当你面对意大利人的时候,五分钟就要开会了。他会在那里请你喝咖啡,说,别着急,大家都会等你的。当你在雅典的时候,他会热情地带你到处去听音乐。而且所有的工作都要以最终的结果来考量,也就是不管他们的工作方法如何配合,你都要达到你的工作目标。所以,有了这些东西,你就会看到这种文化的交融。这个过程有很多复杂的因素,路很长。
郑雷:看来硬件和软件以及人们的习惯都需要国际化和标准化,这样更方便。李小姐。
李忠民:我觉得只是对于文化来说,和蓝领,也就是工人,和普通装修工人打交道比较容易。吉利必须重视白领阶层,也就是它的R&D团队。我看到了李书福的声明,R&D成本应该降低。我认为这是非常非常谨慎的。为什么?这是白领阶层,白领阶层特别容易出现波动,他容易跳槽。所以我认为吉利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之一是稳定R&D车队,而不是对其进行干预。第二,谈到技术,我认为我们必须考虑SAIC和双龙的教训。即使你们是两个品牌,你把沃尔沃的技术带到吉利还是有风险的。这是第二点。再次,要考虑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把总装工序提前放在中国。
孙昌:看来我们的两位专家已经做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我们的老师李忠民研究投资,我们的博士罗清研究国际交流。大家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让我们也回忆一下,2010年初,底特律车展开幕的前一天晚上,福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带领福特全球主要高管在底特律美术馆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他当时表示,出售沃尔沃并不是因为沃尔沃发展不好,而是福特应该集中资源发展福特品牌,他也希望李书福能够保护沃尔沃品牌。李书福曾自嘲,吉利收购沃尔沃就像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追求世界级球星。这句话很自嘲。人们都说英雄不问出处。反正这个明星最后还是被一个中国小伙子娶了,先送上结婚祝福吧。今天的《天天新闻谈》是这样的。我是孙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