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08年2月6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
2002年8月31日,NPC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管辖权
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较大、案情复杂或者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影响较大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第三条公民的住所是指公民的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为住所。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提起诉讼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对未设立办事处的个人合伙企业或者合伙企业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登记,几个被告不在同一管辖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被告户籍被注销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确定管辖;原告和被告都注销户口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当事人有经常居住地,迁出后未定居的,由当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双方均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人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人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抚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不在同一个管辖地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条拒绝接受指定监护或者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可以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双方都是军人或者军队的民事案件,由军事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的,一方提起的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三条。在中国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不服结婚地国家法院离婚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结婚地国家或一方在中国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在国外结婚定居的华侨,以离婚诉讼必须由国籍国法院管辖为由,驳回其申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者最后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中国公民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无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外国当事人向住所地国家法院提起诉讼,国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第十六条中国公民双方均在国外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原告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七条离婚的中国公民,双方均定居国外的,由主要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合同约定履行地的,约定的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支付货币的,收到货币的一方为合同履行地;房地产交付的,房地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对于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对于立即结算的合同,交易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未实际履行,双方住所地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财产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应当在租赁物的使用地履行。合同对履行地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二十条利用信息网络订立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物的,买受人的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标的物以其他方式交付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二十一条保险标的为运输工具或者在途货物的,因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工具登记地、运输目的地和保险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由被保险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因股东名册记载、请求变更公司登记、股东知情权、公司决议、公司合并、公司分立、公司减资、公司增资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确定。
第二十三条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由债务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第二十五条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发生地包括被诉侵权行为发生地的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的住所。
第二十六条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服务提供地、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他人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合格造成财产或者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给被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被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保全造成损失提起诉讼的,由受理诉讼的人民法院或者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权利的确认、分割和相邻关系引起的物权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和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的纠纷,适用房地产纠纷管辖。
房地产已经登记的,以房地产登记簿记载的地点为房地产所在地;不动产未登记的,以不动产的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
第二十九条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书面协议,包括书面合同中约定管辖条款或者诉前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
第三十条根据管辖协议,可以在起诉时确定管辖法院,从其协议;不能确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
管辖协议约定了与争议实际相关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的管辖,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