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压岁钱是个人财产吗?

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孩子的压岁钱给了别人,8岁以上的孩子只得到好处的行为应该在民法上被认定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合法有效的。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

1.通过法定义务人的法定义务而取得的财产,以及供其个人使用的这部分物质生活资料和费用,构成了未成年人最基本的法定财产。

2.通过劳务和业务获得的收入。我国法律以16为就业参军的最低年龄,民法将16以上靠劳动收入自食其力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3、参加各种比赛、评选活动,以及打赏广告、抽奖、有奖销售等获得的奖金和奖品。

4.未成年人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从事文学、艺术或小发明,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知识产权,对相关收入享有财产权。

5、接受赠与或遗赠的财产。法律上是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

6.继承的财产。根据《继承法》规定,未成年人是父母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在代位继承中也可以是祖父母的遗产,也可以成为遗嘱继承人。即使是未出生的胎儿,法律也明确规定遗产分割时必须为其保留必要的份额。

7.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给予未成年人的财产。

8.在保险关系中因行使人身伤害请求权而获得的赔偿和因行使利益请求权而获得的保险金。

9、用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从事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所得。

第二,未成年的压岁钱是个人财产吗?

1.从压岁钱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压岁钱是孩子的个人财产。如果孩子是未成年人,压岁钱可以由父母保管。

2.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收的钱只是给孩子保管而不是没收,钱还是孩子自己支配和使用。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保护子女的权益,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父母不得处分子女的财产。

第三,谁是压岁钱?

1.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是赠与,应该归受赠人所有。此外,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纯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2.收受长辈的压岁钱是纯收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自主接受;长辈有权决定给不给压岁钱,压岁钱在给出去之前是属于长辈自己的;把压岁钱拿出来交给对方后,钱就属于别人了,这个“别人”就是受赠人。

3.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的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换句话说,虽然压岁钱是属于孩子的,但孩子不能随意花,也不能随意支配。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只能从事适合他(她)年龄的行为,否则没有法律效力。如果是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应该由父母主导;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和智力相对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物品或大额打赏主播,需要父母同意或追认。

4.父母应当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财产。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优先从压岁钱中支付。压岁钱属于未成年人本人,可以委托父母保管。父母不能自己留着,也不能简单的自己花掉。当然,如果家长想用压岁钱给未成年人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给孩子报辅导班,法律也不禁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认可、追认;但是,纯有益的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独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