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内容

计算机二级VF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和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初步能力;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和编辑文档;具备制作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初步能力;具备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检索、浏览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文化知识

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理解)。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了解)。

3.数据、信息和编码的概念(理解),数制和不同数制之间的数值转换(掌握)

4.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理解)。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理解)。

6.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掌握)。

7.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理解)。

8.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

第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

2.2 .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主)。

3.3的网络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理解)。

4.4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理解)。

三、MS Office的使用(WPS Office by reference)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段落、表格、图形、页面的设置和排列。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根据要求选择数据类型,建立电子表格,完成数据统计、计算和格式化。

3.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对象,设置超链接、动画和投影方式。

第二部分是数据库系统和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具备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命令进行数据库管理、编程和调试的能力。掌握可视化编程中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用可视化工具(如窗体、控件、菜单、报表、数据库、表格等)编程的方法。),通过编写事件响应代码实现编程中规定的任务。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编程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考试范围

一、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

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类和对象、事件和方法。

2.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操作、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3.3的工作模式。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和主要文件类型。各种设计器和向导的功能。

4.基本数据元素:数据类型、运算符、常数、变量和表达式。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掌握)

1.数据库(表)的建立、修改和维护。

2.数据库(表)记录的浏览、编辑、修改、检索和统计;

3.多个数据库(表)的操作。

4.创建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添加或删除表。

5.创建视图和数据查询:

(l)查询文档的建立、执行和修改。

(2)创建、查看和修改视图文件。

(3)建立多表查询。

三、使用Visual Foxpro的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大师)

1.使用项目管理器:使用“数据”选项卡。使用文档选项卡。

2.使用表单设计器:使用表单的常用控件进入界面设计,设置数据环境。

3.使用菜单设计器:建立主选项。设计子菜单。设置菜单选项的程序代码。

4.使用报告设计器:生成快速报告。修改报告布局。设计分组报表。设计多列报表。

5.使用应用程序向导来构建应用程序。

6.微软Access的窗体设计、菜单设计、报表设计、模块设计都要参考上面的1-5。

四、Visual FoxPro或VBA编程(硕士)

1.命令文件的建立和操作:程序文件的建立。简单的交互式输入和输出命令。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执行。

2.结构化程序设计:序列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3.进程和进程调用:子程序设计和调用。流程和流程文件。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4.Microsoft Access应参照上述1-3中的内容使用VBA进行编程。

五、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erver及常用SQL语句(选择、更新、插入和删除)(理解)

*解释

1.考试方法

考试都是机考,考生的答题环境是Windows下的浏览器(比如IE)。在机考环境下,对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文件的保存、文件的下载上传、信息的复制粘贴(文字、图片等)。).

2.考试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部分:选择题(20小题,***20分)

第二部分是高级语言编程:编程题(3 ~ 5题,***80分)

一、Visual FoxPro的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2.关系数据库

(l)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要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2)关系运算:选择、投射、连接。

(3)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引用完整性。

3.Visual FoxPro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模式;

(1)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

(2)数据类型和主文件类型。

(3)各种设计师和奇才。

(4)工作模式:交互模式(命令模式、可视化操作)和程序运行模式。

4.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

(1)常量、变量、表达式。

(2)常用功能:字符处理功能、数值计算功能、日期时间功能、数据类型转换功能、测试功能。

二、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数据库和表格的建立、修改和有效性测试;

(1)表结构的建立和修改。

(2)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表格记录。

(3)创建一个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添加或删除表。

(4)设置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

(5)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通用索引和唯一索引。

2.多表操作:

(1)选择一个工作空间。

(2)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关联;一对多关联。

(3)设置参照完整性。

(4)建立表之间的临时关联。

3、建立视图和数据查询:

(l)查询文档的建立、执行和修改。

(2)创建、查看和修改视图文件。

(3)建立多表查询。

(3)建立多表视图。

三、关系数据库标记语言SQL

l、SQL数据定义函数:

(1)创建表-SQL .

(2)修改表-SQL .

2.SQL的数据修改功能:

(1)删除-SQL .

(2)插入SQL语句.

(3)更新-SQL .

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1)简单查询。

(2)嵌套查询。

(3)连接查询。

内部连接

外部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完全连接。

(4)分组计算查询。

(5)集合的联合运算。

四。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1,使用项目管理器:

(1)使用“数据”选项卡。

(2)使用“文档”选项卡。

2、使用表单设计器:

(1)在表单中添加和修改控件对象。

(2)设置数据环境。

3.使用菜单设计器:

(1)建立主选项。

(2)设计子菜单。

(3)用于设置菜单选项的程序代码。

4.使用报表设计器:

(1)生成快速报告。

(2)修改报表布局。

(3)设计分组报表。

(4)设计多栏式报表。

5.使用应用程序向导。

6.应用生成器和连续应用。

动词 (verb的缩写)Visual FoxPro编程

1,命令文件的建立和操作:

(1)程序文件的建立。

(2)简单的交互式输入和输出命令。

(3)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执行。

2.结构化程序设计:

(1)序列结构编程。

(2)选择结构化编程。

(3)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3.过程和过程调用:

(1)子程序设计和调用。

(2)流程和工艺文件。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中参数的传递和过程调用。

4.使用用户定义的MESSAGE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