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论》读书笔记2018-02-05

《资本论》,马克思写的,郭大力和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 * *三卷)。

阅读注意事项:中文斜体为个人阅读理解。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第一卷

原版序言第1页第三段。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科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章(尤其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最难理解。

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式的价值形式是极其无内容和简单的。2000多年来,人类研究这种简单形式的精神努力毫无结果。相反,对更丰富、更复杂的表单的分析至少接近成功。为什么?因为发达的身体比组成身体的细胞更容易研究。分析经济形态时,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必须用抽象力。除了少数抽象能力强的天才,大多数人的抽象能力都是稀缺的。我是普通人之一,但我并不气馁。我需要训练!任何不足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进。

第四段

除了关于价值形式的部分,这本书永远不能说难懂。当然,没有学习欲望,不愿意有独立思想的读者也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人向往独立思考,难道你不知道一个“独立”是充满深意的,没有捷径,没有现成的食物可以吃,这条路只能靠你自己去探索。

第五段: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语言犀利,是反讽大师。

第2页:第2段

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在德国已经完全资本化的地方(比如真正的工厂),情况比英国糟糕得多,因为没有来自工厂的阻力。在其他方面,德国和西欧大陆的其他国家一样,既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也有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除了现代生活特有的痛苦,还有很多古老的痛苦压迫着我们。这种老式的痛苦是古代生产方式的残余的结果,是这种古代生产方式的残余;自然会造成各种时代错误的社会政治关系。我们不仅承受生者的损失,也承受死者的损失。死者烦扰生者。这段话太精辟了,我只想献上我的膝盖。看了这段话,我觉得也适用于形容今天很多人在转型期夹缝中生活的状态。一段值得模仿的好段子,用于日后自我表现。

第五节

一个国家应该向外国学习,也可以向外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现代社会的经济联动规律,但即使一个社会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运动规律,也不能跳过它,或以规律废除自然发展阶段。只能缩短或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马克思对事实和客观规律尊重的冷淡,真的让人。......

在我看来,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无论一个个体多么主观地可以超越身边的各种事物,他永远是社会上身边各种事物的产物在我看来,对于这种事情的发生,他和任何人一样不负责任。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否认的。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家族史、民族史;而不是撕裂,忘记历史,反而会让自己找不到方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出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最后你会变成一个空虚的人,过着悲惨的生活。

第9页

第三段

我的辩证法不仅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正相反。在黑格尔那里,思维的过程——他给它起了“理念”的名字,把它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现实的创造者;现实只是思维过程中的外在现象。但在我看来,概念世界无非是移植翻译到人的头脑中的物质世界。这一段简明地陈述了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第四段

近30年前,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它神秘的外表。然而,在我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今天德国知识分子颇为信任的猖狂自负的平庸之辈,却把黑格尔当成了莱辛时代摩西·门德尔松那样的“死狗”。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主人。在论价值的那一章,我偶尔用黑格尔的独特方法来打动。虽然辩证法在黑格尔手里被神秘化了,但他仍然是全面自觉地描述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的第一人。在手中,辩证法是颠倒的。我们必须遵循它,然后才能在神秘的外壳中找到合理的内核。马克思的实事求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尊重,黑格尔的知识产权,都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是别人的功劳,绝不会为自己窃取,这并不影响马克思理论的深刻性,反而凸显了马克思的博大胸怀。此外,这段话再次赞赏马克思是语言大师,“骚”字真的很厉害。当然,郭大力先生和王亚南先生的翻译也有助于使马克思的文字语言更加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