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弊端是什么?

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进程中,过去的经验都是有启发性的。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为四类:道德问题;收入问题;趋同与趋异;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全球化的以下四个特征与这四个问题相对应。

为了“经济利益”,人们从广袤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搬到了城市。他们比邻而居,相依为命,但只有斤斤计较,互相竞争,互相争斗,才能生存。城里人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每个人骨子里都在寻找不一样的东西。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让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了缺乏道德和正义的人。他们崇拜资本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说他们根本就崇拜资本本身。人们自然忘记了阿富汗穷人的生活和世贸中心的穷人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个“文明”的生命点上蜡烛,却绝不会想到为阿富汗4000多个“野蛮”的受害者烧香。人类可以公开宣称自私和弱肉强食是他们的天性,可以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样的人类不得不用钢铁防盗门代替分隔家庭的栅栏,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代替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辈。当贫穷而辽阔的地球村变成繁荣而狭小的地球村,各自的“国家利益”自然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被用来区分一系列趋势,其中许多趋势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通用标准数量的增加,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经济。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份额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文化影响,比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输出。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技术,* * *享有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加。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支持全球化的各种组织认为许多趋势是积极的。在许多情况下,全球化是由政府和其他方面积极推动的。比如,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有效,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关贸总协定等许多国际组织,国际贸易的壁垒已经大大降低。尤其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自由贸易

商品:减少或取消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

资本:减少或取消资本管制(资本管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和取消对地方产业的补贴(以实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

协调国家间的知识产权法(通常通过增加更多限制)

知识产权限制的跨境承认(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可以在美国得到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全球化

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真实的现象还是只是一种说法,学术界仍有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在其他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此外,许多人注意到,那些让人相信我们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不是在最初建立时就制定的。所以很多学者更喜欢“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来说,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换句话说,全球化比国际化更深入。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界远没有消失,所以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看,国际化从来没有成为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