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主要成就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课程建设:
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被列为安徽省规划教材。
教学研究:
1,主持省教育厅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首批研究课程——邓小平爱国主义研究(1998)。
2.主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2003年省级教研项目)
3.主持课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安徽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07年省级教研课题)
奖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2008年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板式课程结构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学会就业》一书获200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2.主持“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2008年省教育厅自然重点项目)
主要论文:
1、邓小平爱国主义的主要特征(《高校理论路线》第9期,2001)
2.论诚信道德建设中他律机制的构建(《高等学校理论路线》2004年第5期)
3.不能以财产多少来判断先进落后(光明日报2001,65438+2月7日)
4.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管理相结合(《思想教育研究》1996第6期)。
5.正确的观念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思想教育研究》,10,2006)。
6.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他律机制(光明日报,2004年2月10)
7.完善他律机制是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
8.“高校发展应重视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主要作品:
1,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安徽大学出版社8月出版,1999,第一作者)
2.《村民法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第一作者)
3.《和谐人——一种文化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65438+,第二作者)。
4.《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第一主编)
5.《大学之道》(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独著)
奖项:
1.论文《构建重视诚信的他律机制》获2005年蚌埠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和谐人——人类文化的一次变革》一书获安徽省社科联2005-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