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什么时候举行科技专利成果拍卖?

7月18,17,2065438同济大学与上海知识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 *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同济大学专利成果专场竞价(拍卖)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物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能源工程6项专利成果现场拍卖成功,专利成果完成。当日拍卖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意向,金额2902万元。

这是同济大学首次专利成果专场招标(拍卖)会。该模式是国内首次将交易机构拍卖制度与拍卖形式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也是国内首次由单一高校组织的专利拍卖。

同济大学评选出87项优质专利成果,提交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经审查,成果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发布平台挂牌发布。最终,六个结果有合格意向受让方进入竞价环节。双方将竞价环节从交易机构转移到大学校园,结合传统拍卖形式,对专利成果进行现场竞价。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处长等出席了拍卖会。

顾祥林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济大学与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举办首届专利成果拍卖会,是同济大学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次创新尝试。目的是搭建高校科技成果与行业、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云辉教授等人基于美特斯邦威材料完成了8项无线充电专利。起拍价250万元,企业看好其未来市场前景。经过多轮竞价,上海卡珀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以300万元获得了这八项专利五年的独家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严彪教授主持研发的“一种导管精确安装的定位工具及其应用”等3项发明专利,被肯纳斯特李泰金属(上海)有限公司以654.38+0.5万元摘牌。

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振平教授拥有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利用等两项发明专利,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拥有地铁隧道病害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三项专利成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志强副教授拥有污泥资源化处理专利,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陈德振教授拥有油、气、碳可调的废弃物热解系统及方法专利。分别以一定金额转让给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上海童眼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土扒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吉德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在当天的招标(拍卖)会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裴钢教授团队的两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专利成果转让给上海绿润初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出资,标的金额为2400万元。未来,学校和企业将携手投入到这项专利成果的后续研发和药品生产中,争取早日实现专利成果到药品量产。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和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春梅分别代表双方在合同上签字。

当天,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副主任杨叶和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黄刚代表双方签署了意向书。双方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开展长期紧密的合作,* * *探索符合中国高校需求的成果转化模式。

顾祥林表示,同济大学正在创新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拓展科技成果与产业市场的对接渠道,积极构建高校科技成果管理运营的完整体系。

近日,同济大学发布了新的专利成果管理和运营系统,包括新修订的《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开发了全新的“同济大学专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菜单式服务,大大简化了专利申请流程,减轻了科研团队申请专利时的工作量。

“提前介入、分级操作、融入市场”是此次新政的创新亮点。未来将在专利申请阶段引入“评估机制”,由专业评估机构筛选出具有良好转化前景的高价值申请提案,投入更多资源培育专利布局、专利包装、专利申请策划等高价值专利,实现专利成果的分级运营。

此外,同济大学近日聘请了4名教师作为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大使”。这些转化大使将从地方产业入手,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提炼需求和规划技术方向,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同济大学科技成果信息,逐步开展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