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樱桃!理财作业4还有十题,请大家传一下,谢谢~
接管日的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2008年8月19单位:人民币元。
资产清算开始日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清算开始日期。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121380短期贷款362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50000应付票据85678
应收票据和应付账款139018.63
应收账款621000其他应付款10932
其他应收款22080应付职工19710
存货2800278应交税金193763.85
流动资产总额3614738流动负债总额811102.48。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36300长期借款5620000
固定资产1031124非流动负债合计5620000。
556422在建工程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482222实收资本776148
非流动资产合计2106068盈余公积23767.82
未分配利润-1510212.3
股东权益合计-710296.48
总资产5720806总负债和股东权益5720806
除上述资产负债表所列相关信息外,通过调查发现以下信息:
(1)一套原值66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7.5万的房子,为一笔三年期长期贷款45万提供了担保。
(2)应收账款中22,000元为甲企业的货款,应付账款中32,000元为应付甲企业的材料款..企业A申请行使抵销权,并得到了破产管理人的批准。
(3)破产管理人发现破产企业在破产申报日前两个月无偿转让了一批价值为180000元的设备,根据破产法的规定,该批设备无效,现已收回。
(4)现金1500元,其他货币资金10000元,其余为银行存款。
(5)2800278元的存货中,有1443318元的原材料和1356960元的商品库存。
(6)除已为三年期长期借款提供担保的固定资产外,其余固定资产原值656,336元,累计折旧265,438+00212元。
请根据以上信息准备破产资产和非破产资产的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
确认担保资产:
借:担保资产——固定资产45万元。
破产资产-固定资产135000
累计折旧75000
贷款:固定资产-房屋660000。
确认抵销资产:
借:抵销资产-应收账款(企业A) 22000
贷:应收账款-企业A 22000
破产资产的确认:
借:破产资产-设备180000
贷:清算损益180000
破产资产的确认:
借:破产资产-其他货币资金10000。
——银行存款109880
——现金1500
-应收账款599000
-其他应收款22080
——原材料1443318
-库存商品1356960
-固定资产656336
-无形资产482222
——在建工程556422
-长期股权投资36300
累计折旧210212
贷款:其他货币资金10000。
银行存款109880
现金1500
应收账款599000
其他应收款22080
原材料1443318
现货1356960
固定资产656336
无形资产482222
在建工程556422
长期股权投资36300
2.请根据问题1中的相关信息对破产权益和非破产权益进行会计处理(破产清算期间预计破产清算费用62.5万元,已经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
参考答案:
担保债务的确认:
借:长期借款45万元
贷款:担保债务-长期借款45万元。
抵销债务的确认:
借:应付账款32000
贷:抵消债务22000
破产债务10000
确认清偿债务的优先顺序:
借方:应付职工薪酬19710
应交税费193763
贷款:先还债-应付员工工资19710。
——应交税费193763
确认清偿债务的优先顺序:
借方:清算损益62.5万元
借款:还债先还破产清算费用62.5万元。
破产债务的确认:
借:短期借款36.2万元。
应付票据85678
应付账款107019
其他应付款10932
长期贷款5170000
借款:破产债务——短期借款36.2万元。
-应付票据85678
——应付账款107019
——其他应付款10932
-长期贷款5170000
确认清算净资产:
借方:实收资本776148
盈余公积23768
清算净资产71029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10212。
3.甲公司于2007年6月5438+10月1日将一套闲置生产设备租赁给乙公司,租期2年,租金24000元。每月设备折旧为10 000。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于2007年6月65日+10月0日支付一年的租金65,438+02,000元,于2008年6月65日+10月0日支付剩余一年的租金65,438+02,000元。
要求:做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会计。
参考答案:
出租公司:
借方:银行存款1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1000。
其他应付款11000
借方:其他应付款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1000。
借方:其他业务费用1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
承租人公司B:
借:制造费用1000。
预付账户11000
贷款:银行存款12000。
借:制造费用1000。
贷方:预付账户1000
2004年2月1日,M公司与N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本合同的相关内容如下:
(1)租赁资产是一台设备。租赁起始日期为2005年10月1日,租期为3年(即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1日)。
(2)自2005年6月65438+10月1日起,租金每半年结算一次,共计160000元。
(3)该设备的保险和维修费用由M公司承担,预计每年约1.2万元。
(4)该设备在2005年6月65438+10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42000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63386元。
(5)设备预计使用年限8年,已使用3年,到期无残值。
(6)租赁合同约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
(7)租赁期届满,M公司有优先购买权,购买价格为65,438+0,000元,预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2,000元。
(8)2006年和2007年,M公司向N公司支付了设备产品年销售收入的6.5%。
M公司(承租人)的相关信息如下:
(1)12于2004年2月20日向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用24200元,用于租赁交易。
(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本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3)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
(4)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向N公司支付8775元和11180元。
(5)2008年6月65438+10月1,支付设备价款1000元。
要求:(1)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的第一期租金准备会计分录;
(2)2005年6月5438+2月31编制M公司融资租赁资产本年折旧分录;
(3)编制M公司2005年6月5438+2月31支付保险费和维修费的会计分录;
(4)编制M公司支付的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
(5)M公司租赁期限届满时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购买时:
借方:固定资产766200
未确认融资费用22万元。
贷款: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费96万元。
银行存款24200
(1)编制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的第一期租金的会计分录;
借方: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费160000。
贷款:银行存款160000。
融资成本分摊率:
160000*PA(6,r)=742000,r=7.9%
借方:财务费用742000*7.9%= 58618。
贷款:未确认融资费用58618。
(2)2005年6月5438+2月31日,编制M公司金融租入资产本年折旧分录;
借:制造费用766200/3=255400。
贷:累计折旧25.54万
(3)编制M公司2005年6月5438+2月31支付保险费和维修费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12000。
贷款:银行存款12000。
(4)编制M公司支付的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8775
贷:其他应付款8775
(5)M公司租赁期限届满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1000。
贷款:银行存款1000。
借:固定资产-一台设备742000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4.2万元。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2009-11-01 23:22
4.经营者贡献奖励:又称经营者智力资本奖励,是公司根据“业绩依赖”的状态,从剩余税后利润中支付给经营者智力资本的奖励。
两个是非题:
1,税收筹划的目的不是追求减税,而是获取更大的税后利润。(√)
2.税收筹划应基于三个基本阶段:收入实现基础、实现过程和结果。(╳)
3.母公司集团分红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直辖市处理好集团内部和与外部各方的利益关系。(╳)
4.企业是否应该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现金融资能力。(╳ )
5.企业集团的每个成员企业都是独立法人,因此成员企业无法规避税收风险的不利影响不会波及整个集团。(╳)
6.增资配股是一种筹资行为,不属于股利分配的范畴。( √)
7.对于企业来说,满足支付股利优先于经营活动和纳税的现金需求。( √)
8、企业集团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轻易放弃净经营现金流量大于零的投资项目。( √)
9.经营者的薪酬水平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风险管理的成败。(╳)
10.由于经营者及其知识产权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及其增值,知识酱与金融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
11,金融资本更重要的是为媒体发挥知识资本的价值功能提供物质基础。( √)
12.薪酬计划的立足点是经营者为企业取得了税后利润,既能满足持续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保障。(╳)
13.一般来说,税后剩余利润主要由经营者的智力资本创造。(╳)
14,股东与经营者的激励不相容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道德风险和效率损失是委托代理制度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
15遵循激励与约束互动的原则,要求企业以塑性约束机制为立足点,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的功能。(╳)
16.经营者的各项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与市场或失业的最佳水平相比的相对劣势越大,股东财务资本要求的剩余贡献比例就会越高。(╳)
17.从承担风险的角度来看,金融资本面临的风险比智力资本大得多。( √)
18.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分析研究的重点是考察直辖市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时间、数量和结构上的对称程度。( √)
19.如果销售经营的现金流入比率小于1,通常说明企业的收入质量较低,甚至处于超经营状态。( √)
20,同样的财产比例,如果长期负债比例大,企业的实际财务风险会相对降低。( √)
三、选择题:
1,税收筹划的目的是(c)。
A.降低纳税成本b .降低纳税风险c .税后利润最大化d .降低纳税资金短缺的机会成本。
2、股利政策属于企业集团的重大战略管理问题,其决策权高度集中在(b)。
A.母公司胖东会b .母公司董事会c .企业集团财务部d .企业集团财务中心
3.已知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盈余公积金600万元。如果用盈余公积金分配红利,根据中国法律,最高金额应为(a) 10,000元。
100
4、在以两权分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拥有的最有利的权利是(D)。
A.管理决策权b .审计监督权c .董事选举权d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5.将年度股利支付固定在一定水平并长期保持不变的股利政策是(D)。
A.低额度加额外分红政策b .剩余分红政策c .固定分红政策d .固定分红政策
6.竞争机制之所以能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在于(二)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A.产权利益b .控制权利益c .董事会d .监事会
7、从寻求市场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c)指标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意义。
A.净资产收益率b .金融资本增值率c .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d .经营性现金流量比率
8.股票期权的购买费用最适合由经营者(B)的报酬支付。
A.员工工资b .智力资本报酬c .个人债务d .个人积累
9.在以下薪酬策略中,(a)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效果影响最短。
A.现货现金支付策略b .现货股票支付策略c .延期现金支付策略d .延期股票支付策略
如果10和(c)的指标值过低,则表明企业可能处于超经营状态。
A.核心业务资产的销售率b .收回利息倍数c .销售经营性现金的流入率d .经营性资产的收益率
四、选择题:
1.与企业的其他费用相比,税收成本具有(BE)的显著特征。
A.风险b .完全兑现c .广泛性d .可预见性e .与收益实现程度的不对称
2、在下列方式中,属于直接股利分配性质的有(CD)。
A.股票回购b .股票合并c .现金分红d .股票分红e .增资配股
3.在下列经营者报酬中,(ABCD)不与管理业绩或公司效益直接挂钩。
A.生活保障工资b .职位差别奖励c .管理分工硬性奖励d .主管业务重要性附加奖励e .知识资本奖励
4.在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指标是(AE)。
A.经营性现金流量比率b .经营性资产销售率c .净资产收益率d .产权比率e .经营性现金流量适宜率
5.在确定经营者工资的支付方式时,我们应遵循(ABCD)。
A.权益匹配原则b .目标导向原则c .后劲提升原则d .约束与激励互动原则e .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原则
6.下列能直接体现智力资本权益的支付方式是(BC)。
A.现金支付方式b .股票支付方式c .股票期权支付方式d .实物支付方式e .债权支付方式
7.在下列指标中,有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CDE。
A.真实流动比率b .产权比率c .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d .经营性资产销售率e .核心业务资产经营性现金流入率
8、下列指标中,属于财务风险变异指标的是(BCD)。
A.资产负债率b .产权比率c .债务期限结构比率d .财务杠杆程度e .实际流动比率
9、下列指标值要求应大于1是(ABD)。
A.经营现金流量比率b .经营现金流量税收保护比率c .实际资产负债率d .实际流动比率e .非现金成本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
10,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特征是(BDE)。
A.重要性b .高敏感性c .同一性d .前兆e .危机诱因
动词 (verb的缩写)简答题:
1.简述税收成本的基本特征。
答:税收成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与收入实现程度的不对称;第二种是完全现金。
(1)根据税法规定,企业以账面利润为基础纳税,而不管这些账面利润是否已经实现,这往往使得纳税相对于账面利润的变化形成了“预付”性质。
(2)在法制健全的国家,企业必须以全额现金(包括抵押变现)履行纳税义务,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3)纳税的两个显著特征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此外,还会带来投资扭曲风险成本、经营亏损风险和纳税风险。
2.比较经营者知识资本和股东金融资本权益实现条件的差异。
答:(1)金融资本权益的实现条件是“国家依赖”;智力资本权益的实现条件进一步体现为“绩效依赖;
(2)金融资本取决于净利润;知识资本所依赖的税后剩余利润。剩余税后利润是超过市场或行业平均利润的部分。
(3)知识资本之所以以税后剩余利润为基础,是因为知识资本只有为企业创造了超过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才能体现经营者的价值,从而具备资本化的资格。
3.简述经营性现金流量比率的含义和作用。
答:(1)经营性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反映了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的稳定性。
(2)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以1为基础,通过与1的对比,可以反映财务状况。当比值大于1时,表明具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如果小于1,说明收益质量较低,可能处于超经营状态。
4.简述产权比例的含义和作用。
答:产权比率是指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它提示了企业集团的债务和资本、可能的风险态度和信用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估计了债权人权益的风险变异程度。
对财务状况的反思:产权比例越低,即权益资本比例越大,债权人的利益越有保障,越不容易遭受风险损失,反之亦然。
5.简述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基本特征。
答:既然是基于预测功能而非处于危机状态,那么相关预警财务指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必须是高度敏感的,即危机因素一旦诞生,就能迅速反映到指数值中。
(2)它是一个前兆指标,即指标一旦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而不是已经陷入严重危机时的结果指标。
(3)必须与危机的源头紧密相关,即找到危机的原因。
(4)最好选择能够反映公司业绩的关键业绩指标。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
1,FPL是佛罗里达州最大的电力公司,也是美国第四大信誉良好的电力公司。长期以来,FPL公司营业利润一直稳定增长,经营性现金流稳定,负债率较低,信用等级长期在A级以上,现金付息率一直在75%以上,每股现金股利一直稳步上升。这种情况持续了47年。即使在亏损1990的情况下,仍然派发了每股2.34美元的现金红利。1993.现金分红率达到107.39%(当年电力失业上市公司平均现金分红率为80%),是典型的价值型公司。
1994面对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FPL公司决定继续彩色扩张战略,并制定了未来5年39亿元的投资计划。但公司觉得有必要减少非投资方面的现金流出,增强财务能力的流动性,保持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降低财务风险,增加留存收益和内部融资能力。但公司近期发展无法立即大幅度提升每股收益,继续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率存在较大的经营压力。为了积极主动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保证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5月初,1994,FPL公司考虑在季报中宣布减少30%的现金分红,可减少公司1。虽然5亿美元的现金支出与公司未来5年39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相比,似乎是杯水车薪,但有助于增强公司未来的经营压力,增加分红政策的灵活性,使现金分红在未来几年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但现金分红的大幅减少必然导致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动摇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影响公司与现有稳定投资者的关系。历史经验也证实了这种负面影响。大多数投资银行分析师还预计FPL将削减30%的现金股息。因此公司股票评级被陆续下调。投资分析师的这些言论确实导致了FPL没有公布分红政策,股价下跌了6%。5月中旬,1994,FPL公司表扬了最后的分红方案,减少了本季度的现金分红32。3%。同时,公司公布了未来三年回购65,438+00万股普通股的计划,并承诺每年现金分红增长率不低于5%。
尽管FPL在给股东的信中解释了降低现金股息的原因,并做出了回购和增加现金股息的承诺,但股市仍将现金股息降低视为一个不好的信号。当日,公司股价下跌14%。这反映了股市对FPL未来的悲观预期。但几个月后,股价却顺势上涨,超过了宣布减少现金分红前的价格。
自1994以来,FPL公司的扩张战略卓有成效,EPS和DPS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基本兑现了当初对股东的承诺。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近5倍,高达1994。
问题:1。股利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股利政策的变化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FPL股利政策变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FPL对股利政策的把握会给你什么启示?
答:(1)股利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1.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了企业利润水平的信息。持续分红政策向投资者发出了对未来业绩的乐观信号,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价。
第二,股利政策影响企业的借款能力。稳定的股利政策通常表明企业具有长期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因此债权人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通常会给予这个企业较高的信用等级评价。
第三,股利政策影响资产的流动性。现金股利支付的股利政策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降低流动性。尤其是在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第四,股利政策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通过调整股利政策,可以调整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比例,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资金成本。
5.股利政策影响控制结构。如果股利支付水平高,企业不得不增发新股,这会导致现有股东的控制权被稀释;如果股利支付水平过低,企业的市场价格被大大低估,企业很容易等待他人并购的机会,导致现有股东完全失去控制权。
(2)股利政策的变化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股利政策的变化会影响投资者对管理层政策、现金支付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并相应地引起股价和市值的波动。稳定的分红政策突然改变,容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不利于稳定股价。例如,当FPL公司还没有宣布新的股利政策时,股价已经下跌了6%;宣布削减股息时,该公司股价当天下跌14%,反映了股市对FPL前景的悲观预期。
2.股利政策的变化影响借款能力。股利政策会引起债权人对企业风险水平的评估,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投资银行分析师预计FPL将削减30%的现金股息,并相继下调其股票评级。
(3)3)FPL公司股利政策变革成功的关键点是:
一家FPL公司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二是FPL公司的扩张战略奏效,EPS和DPS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基本兑现了当初对股东的承诺;
同时,三家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回购654.38+00万股普通股,以防止因股价被低估而被合并。
(4)启蒙:1。股利政策具有信息内涵。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了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支付能力和风险的信息。
2.保持制定股息政策的灵活性。增加股利政策的灵活性有助于增强公司减轻经营压力,避免公司陷入支付压力。
第三,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企业不要轻易改变分红政策,以免引起股价变动,低估企业价值。
4.公司股利政策发生变化时,应采取配套的防范措施,避免合并。同时,FPL公司公布了未来三年回购65,438+00万股普通股的计划,并承诺未来每年现金分红增长率不低于5%,以防止股价下跌被他人并购。
2.已知某年企业平均权益资本为5亿元,市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企业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为28%。如果剩余贡献的分配比例从50%开始,与市场或失业的最好水平相比,经营者的各项管理业绩考核指标的总有效报酬影响权重为80%。
要求:(1)计算当年剩余贡献总额和经营者智力资本预期报酬。
(2)从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经营业绩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角度,您认为什么样的薪酬策略更有利?
解:(1)总剩余贡献= 50000× (28%-20%) = 4000(万元)
经营者智力资本预期收益=税后剩余利润总额×50×50%∑各指标收益的有效权重=4000×50%×80%=1600(万元)。
(2)采用期权支付策略最有利;其次,延期支付策略,尤其是延期股票支付策略。原因如下:
在股票期权模式下,经营者首先获得一个购买股票的期权,但此时他还没有实现现实的收益;经营者行使权利时,得到相应的股票和预期的差价收入,这意味着经营者智力资本的报酬可以实现。股票的价差与经营者的业绩密切相关,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充分体现风险收益的对称性
第二,延期支付战略是根据经营者未来几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支付之前的薪酬以及支付多少,可以促使经营者关注某一具体战略计划的长期盈利能力,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已知企业A核心业务2002年和2003年的平均资产占用分别为10万元和13万元;对应的销售净收入分别为6000万元和9000万元;对应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分别为4800万元和6000万元;对应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万元(含非现金经营成本400万元)和16万元(含非现金经营成本700万元)。
假设2002年和2003年市场同类业务的平均资产销售率分别为620%和650%,最好水平分别为660%和720%。
要求:分别计算A企业2002年和2003年的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核心业务销售收入流入率、核心业务非现金成本占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比例,并做出简要评价。
解:2002年,企业A的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占用=6000/1000=600%。
a核心业务销售的经营性现金流入比率=经营性现金流入/销售净收入=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