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中商会职责的思考
2065438+2009年6月6日,昆明巴中商会法律顾问团正式成立。6月18日,云南齐敏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齐敏事务所)根据与昆明巴中商会(以下简称巴中商会)的约定,开始实行每周二上午旁听巴中商会的制度。我第一次陪同民政研究所所长周文重先生去商会时,感触良多。我分三个层次谈了我的感受:
一、关于巴中商会
商会造就商人,这是总商会的初衷。对于商人来说,商会在人脉网络、信息渠道、团体合作、政企沟通、资源共享、品牌推广、宣传窗口、公益互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巴中商会更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
第一,法治观念比较强。依法办事、依法促进协会发展是巴中商会成立、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撑。为促进齐敏学院与巴中商会的合作,两家单位领导多次沟通协商,明确细化具体工作。此次引入律师团队成员轮流到商会工作,律师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咨询、交流,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家自身的法治意识,必将推动商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有很强的预见性。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商会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从依法治理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规划发展,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第三,人文关怀到位。商会是企业家寻求归属感的社会组织。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温暖,互相鼓励,互相成就。会员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商会的平台,更好地谈家乡、谈发展、谋合作。商会是商人的聚会和家园。如何建设这个家园,是商会的责任和情怀。商会引入律师的全力配合,是企业家深感忧虑的。
第二,关于律师本人
互利共赢是中国民政学会与巴中商会建立合作平台的初衷,也是未来长期合作的基础。律师积极融入商会,对商会、律师、企业家自身的发展壮大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是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更好的锤炼和提高。提高律师业务能力的渠道有很多,但正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面对面解决具体问题,才能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原则上中国民间协会为巴中商会提供值班服务,只安排主任、副主任、管委会成员和资深律师。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安排一些辅助性的、常规性的工作让年轻律师参与,这一定会更好地促进整个律所的健康、持续、向上发展。
二是沉下心来,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中国民政学会律师赴巴中商会值班,经双方领导同意,基本达成评估机制。齐敏所的律师每次在巴中商会值班,接待了多少人,涉及哪些法律关系,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是刑事还是民事,服务质量如何等等,商会每次都会做一个登记反馈。从长远来看,必将促进律师的责任感、素质和服务,真正为商会及其会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是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为创业者把脉。天下没有不打官司的,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律师毕生的希望;正所谓“病前治病,中间会生病的病治,已经生病的病治。”我们的服务宗旨是,律师与商会成员一起,同心同德,肩并肩,把个人可能面临的问题,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在生病之前就处理好,让企业持续、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当然,对于出现的问题,在法律的框架内,我们会努力配合创业者优质高效的解决。
第三,关于商会成员
不循规蹈矩,很难圈起来。在法治加强的今天,每一个企业家要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做名牌,没有法律的框架去做事,必然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