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指数的中国创新指数体系

中国的创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用于反映我国创新的总体发展状况,通过计算总创新指数来实现;第二层次用于反映中国在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果四个领域的发展情况,通过计算分领域指数来实现;第三层次用于反映创新能力各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由从上述四个领域中选取的21个评价指标实现(指标体系框架见附表)。四个领域和21评价指标简述如下:该领域主要反映驱动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等基础条件的支持,以及政策环境对创新的引导和支持,* * *设置五个评价指标。

1.受过大学或以上教育的经济活动人口数量

该指数用于反映中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型人力资源的状况。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的16岁及以上的全部人口。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关系。

3.信息化指数

该指数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制约环境、居民信息消费等方面综合衡量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反映社会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创造、获取、使用和共享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该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开展的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计算结果。

4.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例

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对全社会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的发展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一指数反映了政府对创新的直接投入及其在重点、关键和前沿领域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5.享受减免税企业的比例。

企业R&D费用税前扣除政策被认为是鼓励企业加大R&D投资、开展创新活动最直接、最有利的配套政策之一。这个指数可以反映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创新环境。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该领域通过对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对企业创新主体起关键作用的部门(即R&D机构)的建设以及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反映了各个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关系。由于缺乏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指标,而R&D是目前中国创新最重要的环节,这里的投入指标用R&D投入指标代替。该领域有6个指标。

1.R & amp每万人;d相当于全职的人员

指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R &值;d相当于全职的人员。该指标反映了自主创新人力的投入规模和强度。R & ampd人员包括研发人员。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d人员是研发人员;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的数量;d人力一起投入。R & ampd相当于全职的人员是指研发人员;按工作量计算;d人员。

2.R & ampd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这个指数也叫R &;d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评价指标。

3.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

指按专职相当于基础研究人员计算的平均基础研究经费。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这个指标体系体现了国家用这个指标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努力。

4.R & amp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工业企业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该指标反映了创新活动主体的投入。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的数据口径为R & amp;d大中型工业企业。

5.拥有R&D机构的企业比例

企业办R&D事业单位是执行R&D的企业;D活动的专业化组织是企业持续稳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该指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6.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比例。

该指标是反映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体系反映了我国创新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合作情况。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该领域通过论文、专利、商标、技术成果的流转,反映创新的中间产出成果。该领域有五个指标。

1.每万人的科学论文数量

科技论文是指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由科技项目产生,在有固定编号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科技论文是创新活动中间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该指标反映了R&D活动的产出水平和效率。

2.每一万个R & amp研发人员获得的专利数量

按r &;d专职同等人员授予的平均专利数量。该指标体系中的专利授权量是指国内职务专利授权量,是创新活动中间产出的另一种重要形式。该指标也是反映R&D活动产出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3.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的比例

发明专利是三大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可以反映专利的水平和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本指标体系中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是指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该指标是反映专利质量的关键指标。

4.每100家企业的商标拥有量

商标所有权是指企业拥有的、在国内外知识产权部门注册的、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商标数量。这个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主品牌的拥有量和自主品牌的管理能力。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5.每万名科技人员的技术市场成交额

指每万名科技人员的平均技术市场成交额。该指标反映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规模。技术市场成交额是指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的总额。该领域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国际竞争力、能源节约和经济增长,反映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该领域有五个指标。

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成果的指标,即新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该指标用于反映创新对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受数据来源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货物出口中的比重

高技术产业与创新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该指标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变化反映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指标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标准煤的能源。节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创新是节能的途径和保证,对节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指数反映了创新在降低能耗方面的效果。

4.劳动生产率

指一定时期内工业总产值与年平均从业人员的比值。创新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创新的目的之一。该指标反映了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科技进步贡献率

指广义上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扣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标数据来源于有关部门开展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的计算结果,是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指标。在该指标体系中,采用报告期和前四年的平均水平来反映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