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鉴赏与写作(一)
1概述
“诗歌鉴赏”这个题目太大,很难用几篇文章解释清楚;这个题目也很复杂。一方面是诗歌难以描述,另一方面是市面上的相关文章或理论扑朔迷离,云里雾里。在雾中找到一条新路是不容易的。我试图解释这个话题,自然做了足够吃力不讨好的准备,或者说我把它当成了自己思路的安排。
本来只打算说“欣赏”,后来想到朋友们都在写,就一起加了,就更难了。因为学识有限,只能加上“说说”两个字。虽然是简短的谈话,但目的是要追根溯源,尽量在最简单的空间里展现诗歌的本质。
所以一定要争取一针见血,一针见血。
首先说几句开场白。
1,有句名言:“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诗之道的确如此。
2.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诗歌鉴赏和写作的相对高度。
3.诗歌鉴赏绝不是“诗歌大会”,不是孟漫式的讲解,也不是于丹式的演绎。
4,诗意在骨子里。百家讲坛式的叙述,一半是表象,大部分是自我解读,与诗的根源无关,画面只是一时热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叙述者的水平一定不足。大众艺术必须顾及所有人的口,这也是一种无奈。
现在,言归正传。
2诗歌欣赏
2.1目的
欣赏,是学会欣赏、辨别的水平。我们不仅要学习古诗词,还要学习他人。也就是说,看到以前的诗,要能分辨好坏;看到别人的诗,能明显分辨出自己的创作水平;看看自己的诗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不要盲目夸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欣赏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欣赏,写作就不知道深度。
欣赏和写作不是相互决定的。写作水平不如欣赏水平的例子很多。王国维视野宏大宽广,海内外皆投机,作品却不如他的品味。
鉴赏能力对于古诗词的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指责说:“当你经过我的丝窗时,梅花第一次开出了它的寒花吗??"不要问家人而要问梅花,说作者王维是个自私的人。他的话像狂吠的狗一样可笑。只是你没有诗一般的心灵,精神肮脏,胡说八道!这颗心应该受到惩罚!
2.2欣赏的本质——形象
意象是将比兴法运用于典型的自然事物而形成的固化表达。这是我自己的定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的定义还是局限于知识层面。
用知识讨论诗歌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中国的古诗早已形成了自洽的体系。诗歌可以是最接近原意,偏差最小的。
例如:
"我将在浮云中想起你,所以在夕阳中想起我"。浮云飘过,就像在世界各地游荡;夕阳想下山,却像是要离开一个人说再见。这是浮云和夕阳的形象。《故乡的云》这首歌就用到了“云”这个意象。
夕阳无限美好,被即将到来的黑夜掩埋。夕阳再美,也只是夕阳的标志。你要忧,静而返,不喜,不吵不发。
可反着用,如:“秋风越刮越猛,夕阳再鞭”,表示辛苦;“清水山前幽客,夕阳篱笆外几行诗”的意思是淡泊闲适。记住不要超越理性的界限。如果真的要逆天,有绝活就封神,没绝活就下地狱。
以前的诗中有很多固定的意象,无法一一详述。
以诗为证:
亭子不同,草乱;厌倦了坐船旅行,望月怀人。
最后南隐,水泣;有一个天堂,但是普通人找不到。
寂寞随宣和,飘如轻云;兰芝气质,松竹精神。
蝉饮清露,鸦啼暮啼;河水日夜流淌,花儿凋零无踪。
2.3欣赏的本质——诗体
2.3.1诗歌风格分类
从《诗经》(四言)到《楚辞》(杂言),汉代的乐府,《诗十九首》(五言),曹丕的《葛炎行》(七言),所有的文体都是在六朝就准备好了的,韵律是在初唐时雕琢完善的。
另外,原本作为民歌使用的词起源于初唐,李后主在五代开创了新局面,盛行于宋代。
汉赋虽是韵文,但擅写,失了性情,与诗心背道而驰。
叶嘉莹先生把词分为三类:歌词、诗化的词和赋予的词。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便于区分文字的审美特征。
“山岗重叠,黄金消失”,歌词的字;“流水春去,是天地”的诗话;“柳阴直,烟明”之词。
这种划分与词的起源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有关,这里就不赘述了。三者的总的特点是:诗字如诗,表达作者的志向;歌词是词的原貌,可以理解为诗意词的通俗版;赋的词性与汉赋相同,故名。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区别。
2.3.2诗歌风格的优缺点
词具有长短不一的语言特征。与诗歌相比,文字更具有表达功能,更善于表达曲折含蓄的诗歌。
诗歌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诗歌表达上有差异。
在王国维的语言中,“现代诗歌体系中,五言绝句最受推崇,其次是律诗,排列最低。”“小词如绝句,长词如格律诗。长的如《百字令》《沁园春》,接近排律。”
这个说法是从魅力、趣味、灵性的角度来说的。这的确可以称之为诗歌的第一要义。
一般来说,精神不太好的人喜欢布局空间,本质上是懦弱的表现。
2.4欣赏的本质——诗歌
诗人应该熟悉诗歌的品质或其表现人物的方式。小有成就之后,他会奠定自己的诗风,他也会取之。
刘勰的风格有八种:雅、奇、远、显、精、繁、瑰丽、淡。
司空图的二十四首诗,苍劲、冲淡、纤巧、厚重、古雅、脱俗、浑厚、秀丽、自然、含蓄、豪放、灵动、细致、狂放、奇特、曲折、写实、悲凉、描写、超概念、飘逸、旷达、灵动。
注意在欣赏的过程中慢慢品味,不用细说。
2.5欣赏的本质——诗意的心
说了半天,什么是诗和诗心?诗歌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有句名言:“女生的感情永远是诗”。这是正确的观点。
女生感情的特点:单纯,美好,委婉,亲昵。
那笑容是第一朵柳芽,是第一朵绽放的春花,那么明媚;成熟的忧虑,是江南三月的梅雨,是西湖归柱,是那么的微妙,让人捉摸不透。一方面,芙蓉出水,自然无雕;一曲精彩的舞蹈回归空中,吸引着人们的希望。简单和委婉相结合的美总是令人兴奋和难忘的。
这是诗的第一要义!
当然,柴米油盐的女人也可以是诗,粗犷的男人也可以是诗,但河和溪是有区别的。不顾大局去寻找细节是不可取的。
诗人的心是微妙的,他在道路和奇迹的门口。诗人很难穷尽一生去探索。
关于豪放与婉约的争论
诗和词在诗意表达上没有区别,也没有区分的必要。所谓豪放与婉约之分,诗歌中没有这种区别,但在词中出现了,这只是一种学术上的分类。
“不羁”的含义也是与诗意的心灵相违背的,会曲折,成功会上天,失败一般。
《一去不复返之河》《数风流人物》等成功的例子,都是靠天赋和精神做出来的,人们很难从古代借鉴。“三十功名,尘埃落定,八千里云和月”充满了愤怒和野心。
也许最好的注解就是“豪放”的词少,“婉约”的词多,而且差别悬殊。
2.6鉴赏——诗歌辨析
古人歌颂事物,抒发情怀,徜徉,容纳思想,不局限于当下。形式在文字中,文字无止境。其中不乏美女。试着列举一两个。
2.6.1自然
王维“松树林里有月光,小溪里有水晶石”。要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达到仙境,没有至高无上的技巧是做不到的。
孟浩然“但现在我记得那一夜,那场暴风雨,我想知道有多少花被打破了”和“世界有多宽,树木离天堂有多近,月亮离水有多近!”;李白“仰头望去,发现是月色,再往下沉,我忽然想起了家”。
都是自然奇观。
逻辑
杜甫“细雨中鱼出,清风中燕斜。”丝雨密织,故鱼浮而息;微风断断续续,所以晏婴突然斜着吹。标题前后,语言自然,逻辑性强。
杜甫“乱云低暮,舞雪归空”;张喜安《云破月花影》;《许浑》中“云初沉,雨来。”
都属于逻辑。
2.6.3元亚
杜甫“云发香雾,玉肩寒月。”写完伊妆独坐,脂香聚发,白月微寒照。短短的一个十字,足足凝固了几个小时。只是因为香味短暂,不易凝结,人一动就会散。这些久坐的人在思考,在回忆,在担忧,在抱怨。虽然他们一字未提,却跃然纸上。
谢灵运《春草长在塘,园柳成鸣禽》;谢朓的“天上知舟,云中辨河树”,几乎描绘了一个十字之内的完整故事。
如果这就是高雅的趣味。
冥想
元好问:“顾心不轻吐,教桃李作春风。”不仅仅是秋海棠没开的时候念叨。
杜牧“蜡烛有一颗说再见的心,为别人哭泣到天明。”;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冯延巳“细雨湿飘带,芳草年年生恨。”;姜夔:“淮南明月千山冷,无人问津。”;秦观曰:“陈绛幸绕陈山,为谁去潇湘?”。
都是很美好的想法。
(注:以上部分看似“别出心裁”,但作为入门者,必须深思熟虑。)
别出心裁
南北朝?苏子清说:“如果你只说花是雪,你就没有意识到有香味。”看花如雪,看雪如花,不知道是雪还是花。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我想无忧无虑。
王安石把他的诗改成了“远方来的不是雪,是远方来的香”。失去了所有的押韵!
《诗随园》也记载“水中种花有意,一枝化为二枝。”
都很巧妙。
童汉卿:“岸云湿,沙月朝眉。”这也是一个巧妙的结构。
2.6.6图片
杜甫“斯塔克鸣五更,擂鼓吹号,星河搏三山”;王维的《大漠孤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山终平原始,河风过旷野》《智利歌》“天苍苍野,风吹草低牛羊。”
这是一幅精彩的画。
领域
王维“我将走,直到水检查我的路径,然后坐着看上升的云”和“太轻,没有人听到,除了我的同志,明月”;柳宗元《一叶扁舟,一袭竹衣,一个老人在寒江钓鱼——雪》;李白“百看不厌,唯有敬亭山”。
美妙的境界。
单词和短语
杜甫“香米啄鹦鹉粒,老凤枝居吴彼境”;朱的圈子。
李白“但既然水还在流,尽管我们用剑砍它,悲伤还会回来,尽管我们用酒淹死它们”;柳永的“衣越来越宽,我不后悔,为伊消瘦”;佚名“山无陵,河尽。除非巍峨的高山消失,除非汹涌的河流干涸。天地合一,却敢与你分离。"
都是很精彩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