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布。统计局分析出了哪些新变化?

第一,调整了基本框架。2016会计制度分为基础会计和扩展会计两部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两者的核算内容都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完善。在基础核算部分,调整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表格与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基本一致。增加了资产负债交易变动表和其他变动表;设立价格统计和不变价格核算一章,以反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的实际变化;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以便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相衔接。不再单独设立国民经济账户。在扩展核算部分,对核算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调整,将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扩展到资源环境核算,调整了人口和劳动力核算,增加了卫生、旅游和新兴经济核算。

二是更新基本概念和核算范围。鉴于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2008年SNA的建议,2016在核算体系中引入了一些新概念,扩大了部分核算范围。引入“经济所有权”的概念,改变了关联交易的记录方式;引入了“知识产权产品”的概念,取消了原有的“无形生产资产”的概念;引入“员工股票期权”概念作为员工薪酬;引入“实际最终消费”的概念,客观反映我国居民的真实消费水平和我国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作用;扩大生产范围,将自给自足的知识载体产品的生产纳入生产范围;资产范围扩大,包括知识产权产品和其他非金融资产,金融衍生产品和员工股票期权纳入金融资产核算范围。

三是细化基本分类。参考2008 SNA,结合我国分类标准的发展变化,2016的核算体系对部分基本分类进行了调整和细化。在机构部门分类中,单独设立“非营利组织服务户”部门,体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变化;增加了产品分类,并将《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分类。细化国内生产总值支出项目分类,使其更加详细和完整;调整和细化非金融资产分类,引入知识产权产品等类别;修改了金融资产分类,引入了金融衍生品和员工股票期权。

四是修订基本核算指标。根据2008 SNA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2016会计制度修订了部分重要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定义和范围。修订了“总产出”指数,总产出按照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定义的“生产者价格”计算;修订“职工薪酬”指标,将职工股票期权纳入职工薪酬;修订了“净产品税”指标,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产品税和生产补贴的核算范围;修订了“资本形成总额”指标,包括研发、原创娱乐文学艺术等知识产权产品;修订了“财产性收入”指标,将非上市公司分红、准公司收益提取、养老金权益应付投资收益纳入财产性收入;修订了“社会保险缴款”和“社会保险福利”指标。

五是完善了基本核算方法。2016的核算体系采用了与2008 SNA基本一致的核算方法,使核算结果更加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相关经济活动的成果,提高了国际可比性。调整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能够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计算方法,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改进间接计算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采用参考利率法。改进了中央银行产出的计算方法,按服务性质分为市场服务和非市场服务。完善非寿险服务产出核算方法,平滑巨灾后实际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