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投资专栏(十三)科技创新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第一轮问询及回复(一)

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创板上市申请以来,上交所加大了对发行上市的审核力度,已陆续向发行人发出首轮问询函。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企业提交了第一轮问询和回复。在接下来的几个专栏中,天一和小刘将介绍和分享关于科技创新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的首轮问询和回复。我们来看看吧!

论接受企业与审计的大局。

今年3月18日,上交所IPO审核系统正式开始受理科创板IPO申请。3月22日,上交所对首批9家企业作出受理决定。一个月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审核中心按照设立科技创新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基本要求,对发行人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了认真审核。截至4月23日,* * *已经接受了90家企业的申请,并向72家企业发出了首轮问询函。

从受理情况来看,科技创新板的申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行业相对集中。总体上属于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32项,生物医药21项,高端装备17项,新材料10项。

2.能够反映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情况。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创新企业处于爬坡阶段,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科技创新处于跟随和平行运行阶段的企业较多,处于领先阶段的企业较少,尤其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申报企业中有许多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子行业领军企业,其技术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3.一般来说,申报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属性。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核心技术进行生产经营,其R&D投资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其他行业。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18)为例,接受的科技企业R&D投资平均占营业收入的11%,最高为56%,R&D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3%。

4.有良好的成长。上一年度受理的科技型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为42%,22家企业超过50%,其中7家企业超过100%;最近一年平均净利润654.38+0.23亿元,最高3765.438+0.7亿元。

为做好科技创新板发行上市审核工作,上交所进一步充实了科技创新板上市审核中心的力量,从所内相关业务部门抽调具有上市公司IPO审核监管经验的会计、法律专业人员承担审核工作。试点之初,为保证审核质量,提高审核效率,证监会发行部和上交所还建立了联合审核机制,选派数名经验丰富的监管干部到上交所挂职,指导和参与审核工作。

据了解,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在收到首轮问询后,正在为首轮问询做准备。

下一阶段,上交所将着力提高申报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在继续做好常态化上市申请受理和首轮问询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审核被问询企业的首轮问询,并根据回复质量进行第二轮甚至更多轮问询,问询情况向市场公开。

询价结束后,将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召开审核会议,形成初步审核意见,并组织召开上海市委会议进行审核,报证监会备案,确保科技创新板平稳顺利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