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第180条的内容是什么?民法通则的含义是什么?
1.《民法通则》第180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民法通则》的意义何在?
开始编纂《民法》的进程
从我国民事立法的发展来看,虽然我国颁布了250部法律,其中一半以上是民商法,但我国一直缺乏一部统辖所有民商法的通则。《民法通则》的制定不仅实质性地启动了民法典制定的步伐,成为民法典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法律体系的完善。颁布后,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应当与民法总则相协调,以其确立的立法宗旨、原则和理念为基本指导,形成价值一致、规则统一、体系完备的民法典。
(二)促进中国民事立法的系统化。
民法通则是民法典的总纲。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轮廓。整个民商立法都要在民法通则下进行。因为民法通则是以“提取公因式”的方式确立的规则,是民法典中最基本、最普遍、最抽象的部分,所以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单独的民商法。民法通则的制定将极大地促进民事立法的系统化。法典化是体系化,民法总则的制定会使整个民事立法体系更加和谐,更加内在一致。
(3)完善公民权利体系,强化保护机制。
民法典被称为“民权宣言”。众所周知,现代法治的核心在于“规范公权、保护私权”,法律的功能主要是确权、分权、维权和救济权。《民法通则》广泛确认了公民的人格权、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相邻权、继承权等权利,使其真正成为“民事权利宣言”。继续采纳民法通则的经验,设立“民事权利”一章,集中确认和申报自然人、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充分展示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的功能。
完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方面,民法通则宣示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宗旨,倡导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价值观,确认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基本原则,要求人们从事民事活动,坚持诚实守信,有利于增强人们诚实守信、尊重法律、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的意识。另一方面广泛确认民事主体享有的权益,规定胎儿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