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利息怎么算?
没有具体的计算规则。如果按照不当得利进行民事诉讼,如果转让时没有利息,一般视为没有利息,但是可以主张逾期利息。逾期利率从起诉时起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不当得利是指获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但由于在取得利益时不存在主观过错,因此不需要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不需要支付利息
不当得利的成立有四个要件:一方取得财产性利益;一方遭受损失;收益和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依据。
:
获取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正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强权利的效力,或者取得一定的财产利益或弱化义务来扩大财产的范围。
(1)取得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或者其他财产利益。虽然占有在我国不是一种权利,但一般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地位,财产利益也可以通过占有取得,所以不当得利可以因占有而成立。
(2)物权的扩张或强化,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大了权利的行使范围或效力范围,这也是既得利益。如果第一顺序抵押消失,后续顺序抵押会依次上升。
(3)消除对权利或利益的限制或负担,如消除财产中存在的抵押,也是对每个人的好处。
2、财产或利益的负增加,即由于财产或利益应该减少而没有减少的利益。
(1)债务减免或消除。债务人以其全部财产担保一般债权,债务的减少或者消灭将减轻或者解除债务人原有的履行债务的负担,对其也是有利的。
(2)本应设定的权利负担没有设定。
(3)服务或事物的使用。比如,甲方根据与乙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向乙方提供劳务,劳动合同后来因违反劳动法被宣布无效,乙方从甲方提供的劳务中获益..没有合法权利而使用他人物品的人,也从物品的使用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