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第十四届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隆重召开。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将迎来巨变。扩大内需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我们未来促增长的重点。在全球经济困难的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业该如何应对?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与检测专业委员会主办,虎门服装服饰行业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以“新经济、新场景、新质量”为主题,探讨后疫情时代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质量管理新方向,探索新思路、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和信息共享。
本次论坛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邀请国家相关部门、国内外权威标准机构、国内外品牌和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分享,同时开设“服装品牌质量控制案例分享”、“服装供应链风险控制”、“新标准新技术新趋势”等平行分会场。
此外,论坛还将携手2020年第二届中国(虎门)纺织辅料交易会,形成系列精准对接活动和专家论坛,旨在撬动服装产业供应链,强化产业集群内循环的动力和外循环的张力,激活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协同增效的双循环效应。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许在致辞中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将迎来巨大变革。扩大内需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将是我们未来促增长的重点。中国纺织业要以新的实践应对新的形势,即以“数据+制造”创造更灵活的新供给,以“内容+产品”创造更有粘性的新消费,以“产业集群+新经济”创造协同创新的新生态,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创造相互促进的新循环。在全球合作的前景下,中纺新定位的确立和实践,既是自身发展的升级,也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价值机遇。未来,中纺联将与虎门携手并进,推动“湾区时尚之城,魅力品质虎门”战略任务的早日实现。通过各种深度合作,推动虎门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彰显虎门的时尚基因和时尚自信。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在致辞中表示:在百年不遇的大变革中,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与产业链重组的机遇叠加。如何洞察市场机遇,解读新消费主义,融入新消费生态,挖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中潜在的商业出路和价值增长点,是行业抵御风险压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新期待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高品质产品和日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持续释放。这迫切要求企业从“科技、时尚、绿色”三个维度提升产品和服务供应体系的质量,填补“质量缺口”。
虎门是中国纺织服装重镇,工业基础庞大,产业链完整,市场体系成熟发达。东莞市虎门镇党委委员黄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给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带来了冲击,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后疫情时代,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全球变革下的升级与重塑。面对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虎门正围绕“湾区时尚城、魅力虎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适度发达、开放时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通过打造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高级化发展,强化大园区、大企业、大平台引领作用,引领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品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虎门把质量作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下大力气加强品牌培育,特别是在加强质量建设方面。
在165438+10月5日的开幕式上,作为本届会议的介绍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试中心主任傅光伟博士做了“新经济、新场景、新品质”的演讲。
据傅光伟介绍,在疫情下,现实的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使得世界百年变局的特征更加明显。面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断裂,贸易、资本、服务和信息流动严重受阻的'新经济'环境,以及疫情期间人们与世隔绝生活的新场景体验,我们对中纺在近端场景下应该遵循的发展原则和质量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中国的抗疫为世界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疫情防控树立了榜样。经过这场大考,说明数字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方式。中国日益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现代物流配送网络,为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新经济、新场景、新品质’是我们从国际到国内环境,再到行业层面的新思维。”新质”不仅是更高更严的质量标准,更是更规范更科学的检测程序,是权威第三方认可的。还包括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和环境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新质。推动质量和标准的多元化,是为了适应当前环境和责任的多维度实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过度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失。”
在主题演讲环节,美国纺织染色与化学家协会执行副主席戴安娜·怀曼(Diana Wyman)分享了“国际标准的变化与发展”这一主题。面对来自全球不同人群的挑战,支持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新兴技术,AATCC强调开放和合作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增强成员的专业性和参与性也是创造高标准的关键。还介绍了AATCC对标准的修订和正在研究的新标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王作了“后疫情时代标准多元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从2015深化标准化改革以来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简化、推荐性标准的优化完善、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国际标准的完善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疫情后纺织标准化发展的新动向。
在中国羽绒协会理事长姚小曼的主题分享中,他以“中国羽绒市场现状及质量问题分析”为题,介绍了中国羽绒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使与会代表认识到羽绒行业的前景,坚定了经商信心。同时,她也分享了羽绒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强调羽绒品质最重要的品质指标是蓬松度,鼓励品牌选择高品质羽绒进行升级;同时揭露了羽绒市场的乱象和欺诈行为,并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在下午的论坛中,艾莫股份供应链中心副总监李延强以“品味生活与品质管理”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内衣品牌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和品质管理完成复杂产品的打造,以产品引导和服务消费者。
网易YEATION高级SQE质量工程师周雪从“电商品牌的YEATION模式”做了深入分析。在介绍中,她谈到了品质电商网易YEATION的品质管理体系,以及网易YEATION如何通过大数据、体系建设、全链路品质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品质的优化和保障。
在“纺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演讲中,暨南大学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安全检查专家胡波分享并解答了知识产权相关案例。
数字色彩系统在纺织服装产业链色彩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难点?上海源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总监彭辉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COLORO通过科学的色彩分类和编码规则,将色彩的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实现了色彩的数字化,从而帮助时尚和创意行业在数字化时代更准确、高效地运用色彩。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同一个会议上,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尚佳供应链平台总经理蓝以卓尚为例,以“品质——超越客户期望”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服装品牌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供应链整合、品质管理,打造超越消费者期望的产品。
Xi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原安踏华宝联合R&D中心主任吴早生分享了其作为安踏最大供应商和特步、乔丹、红星鸿星尔克、361等晋江服装品牌主要供应商的染整厂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和经验,讲解了“如何与服装品牌合作做好全面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往往是因为质量绩效设置不合理。深圳市海之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宝海以“质量绩效——驱动持续质量改进的核心”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在服装供应链中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辅导与沟通,进行绩效评估,应用绩效结果。
牛仔服装色牢度的解决对于很多服装品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肇庆布织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分析了牛仔服装的困扰,色牢度低的原因,生产环境的影响,牛仔服装的标准,新牛仔裤的特点。
当全球纺织服装经济进入了供应链更加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市场竞争不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变成了供应链与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种族竞争,变成了供应链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争。供应链的管理和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本次活动两个平行论坛的主题设置上,不难发现主办方的无微不至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