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奖励:你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在以下26种思维方式中,我应该最常使用的是前八种,因为这八种思维方式是根据事件的发展程度逐步进行的(而且都是按照无意识形成的顺序)。另外,有时各种思维方式的分界线并不明显,可能同时交替使用几种思维方式。而且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几种相似的思维方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思维方式:

(1)直觉思维

一次性突然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就是得出结论再论证。这种思维需要平时对事物本质理解的积累。当直觉思维得不到答案时,就不自觉地进入推理思维。

(2)推理思维

通过判断和推理来回答问题。也是一种逻辑思维。首先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等等。在无法分析判断的时候,不知不觉进入了验证思维。

(3)验证思维

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一个结论的思维。这时候可能会用到(4)演绎思维和(5)归纳思维。

(4)演绎思维

将一般规律应用于具体案例的思考。在逻辑学中,也叫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原则、原理到具体案例的思维方式。

(5)归纳思维

从具体实例出发,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结论。当上述思维方式收效甚微时,我们就不得不自我批判,从反面思考问题,这就产生了(6)批判性思维和(7)逆向思维。

(6)批判性思维

思考时评论和批评自己的想法或假设。才能从问题的反面找到答案。其实同时就进入了(7)逆向思维。

(7)逆向思维

从反面思考,看看结果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只要前面的五种思维方式行不通,这种逆向思维就是前途光明的前兆。

(8)转换思维当采用前面7中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障碍时,我们就要把问题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使用下面18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问题更简单明了。

以下几种思维方式是对上述思维方式的补充,有时与前面的顺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9)进步思维

从当前的一步开始,以更深层次的目标为方向,一步一步去达到。就像数学运算中的多步运算一样。(其实这种思维有时候是和以上几种思维一起进行的。)

集中精力思考

从众多材料中找出逻辑联系,进而得出一些结论;比较研究几个方案,推导出一个方案,就是这种思路。

(11)横向思维

用“开箱即用”的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就像眼睛的侧视。横向思维是一种从其他领域汲取灵感的思维方式。

(12)思维不同

也叫发散思维。同一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最常见的是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或汉语中的一词多义。

(13.)横向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想一想,想一想。这种思维多是从相关事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横向思维的思维方向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或者在对各种相关事物的分析中寻找答案。

(14)想象思维

是联想中的思维,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合作创造新形象的思维,是这样那样的过程。

(15)分解思维

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关系中寻找答案。

(16)对比思维

通过思考两个相同或不同事物的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它们的本质和特点。

(17)交叉思维

从一端寻找答案,在某一点停顿,再从另一端寻找答案,在这一点停顿,两端交叉收敛,沟通思路,找到正确答案。这种思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经常用到,比如“围魏救赵”。

(18)跳跃思维

跳过事情中的一些中间环节,省略一些次要过程,直接到达终点。

(19)渗透思维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看到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20)统一思想

通过思考来把握事物的全貌,负责所有的环节。它用一个概念代替几个概念,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思维。

(21)幻想思维

“脱离实际”是其主要特征。幻想思维可以在人脑中驰骋,也可以在没有现实干扰的理想状态下向任意方向发散,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所以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只要幻想最终能回到现实中来,接受现实的检验,错误就会被发现和改正。

(22)灵感思维

人在创作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后最具创造性的思维突破之一。它往往以“一念之间”的形式出现,是人的潜意识思维和意识思维多次叠加而形成的,也是人通过长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23)平行思维

为了解决一个大规模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求不干涉、不冲突或并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形式。

(24)组合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通过几种元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事物或想法。组合法是根据需要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

(25)辩证思维

从变化发展的角度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逻辑思维的对立面。运用辩证法的规律去思考,主要运用三个规律:质与量的相互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26)综合思维

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很多问题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的,只有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

理论上,分类越细越好。但有些思维方式在训练和运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严格区分。一是多种思维方式总是一起作用,二是某些思维方式统一在某种思维方式上。

因为思维方式涉及到楼主的切身利益,所以不敢在楼主面前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