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领域红黑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很多家长的期望。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费用几乎从不手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天赋,已经成为家长的“标配”。

有时候这些兴趣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孩子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往往也能得到很多,但如果孩子只是被动地以填鸭式的方式接受知识,可能会有一些反作用。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之前,不仅要仔细考察课程和老师,还要考虑孩子是否喜欢课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萌萌是幼儿园里有名的“小鸡宝宝”。她母亲给她报了小提琴班、舞蹈班、算术班和演讲班。每天她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时间和同龄人玩游戏。

虽然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很容易发现萌萌的做法过于偏激,不利于孩子天性、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但为了尽快超越“同龄人”,这种情况在一些特定领域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然而,大多数父母并不像萌萌的母亲那样实行高压教育。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纠结于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什么时候报,报多少兴趣班。

其实就算我们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班,其实还是有很大比例的孩子会半途而废,对课程失去兴趣。

因为在学习的中后期,课程难度增加,这个时候,不仅需要兴趣支持,还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反馈,很容易对课程失去信心和最初的兴趣,所以从“兴趣”跳到“特长”是一条艰难的路。

这时候家长给孩子选择的兴趣班就很重要了,兴趣班本身其实就有一个“红黑榜”。

育儿领域的著名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兴趣培训班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认为,在选择兴趣班时,不建议家长让孩子上这四门课。

一是忽视孩子年龄,盲目夸大效果的兴趣班

现在的一些课外兴趣班,宣传技巧和部门都很专业,但是在课程质量上投入很少。

有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会夸大兴趣班的宣传,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年龄。所以,上这样的课程是没有用的,最后只会让家长和孩子失望。

第二,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担心兴趣班

另外,现在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以前的以说带教的教育已经不能匹配当代孩子的学习特点。

而且一些趣味班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孩子厌学。

所以我们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是我们需要考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资质不合格,那就没必要花这个钱。

第三,生师比不平衡的兴趣班

还有师资力量弱但招生人数多的兴趣班,都不是我们要选择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大量的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细致的指导,孩子往往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第四,与孩子兴趣爱好截然相反的兴趣班。

最后,如果孩子喜欢美术,但我们又要给他们报心算班或逻辑班,这类与他们兴趣相去甚远的课程,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也不会得到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考虑到孩子的适龄问题,最好不要在孩子五岁之前过早接触这些兴趣班,因为这样的课程如果效果不好会浪费钱。

轮滑兴趣班

轮滑兴趣班要求孩子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肢体控制能力。这些能力在孩子五岁之前是不成熟的。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孩子过早练习轮滑。

演讲表演课

同样,演讲和表演课也不是适合五岁前孩子的兴趣班。

虽然5岁之前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期,但大多数孩子的性格在3岁左右已经初步形成。如果强迫内向的孩子上演讲和表演课,恐怕会适得其反。

钢琴表演课

另外,练琴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手指力量和看琴谱的能力,而太小的孩子缺乏这两方面,所以孩子最好在5岁以后系统地接触钢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