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传统民间工艺
一群对传统工艺有着强烈热爱的人。爱好者可以对传统工艺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他们的灵感和见识很可能找到新的市场,对工艺的发展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中国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参与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的庄先生,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这位老人喜欢收集前朝的遗物,尤其是一些编织品,比如清代的眼镜盖、皮包、笔套、香囊、扇子盖等。由于时间太久,这些针织品的一些流苏已经损坏,需要织补才能恢复原貌。这个女演员的工作就落在了他媳妇陈夏生身上。陈夏生向故宫博物院里会织毛衣的老工人请教,又仔细研究了馆藏的相关文献。完成织补后,他开始对编织感兴趣。之后,她出书,在学校教书。90年代中期,她还在台北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结展览,在台湾省轰动一时,尤其受到台湾省上层女性的好评。一些艺术家和爱好者也加入了研究和学习的队伍,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在古代,中国的编织被称为“菜(肠)的长度”或“方胜”。与* * *、螺蛳、宝伞、天蓬、莲花、宝瓶、金鱼* * *,合称为佛教八宝。陈女士给它起了一个时尚新颖的名字——中国结,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正是有了陈女士这样的热心人,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才能古为今用,传统工艺才能发扬光大。在景泰蓝的保护上,林和钱美华也是典型的热心人。林生病的时候,她还在为景泰蓝工艺的抢救工作发愁。钱美华几十年如一日牢记老师的嘱托,为景泰蓝事业默默奉献。他们的事迹让我很感动。传统工艺太需要这样热心的人了!其次,发现和保护现有的传承人。
保留老工艺的基础是保留工艺方法,需要抢救和保护现有的传承人。传统工艺,包括一些艺术,都是靠口传心授的。一旦传承人去世,他们可能会消失。比如老北京的一些戏曲剧种,著名的老北京叫卖,都面临着老手艺随着老艺术家的去世而消失的局面,真的可以称之为绝唱。新中国很多工艺抢救是成功的,这一点在本书中也有提及。如果不是因为建国初期,北京市政府把已经分家的景泰蓝工匠聚集起来,成立了景泰蓝厂,景泰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辉煌。牙雕和漆雕的抢救有相似之处。扬州市政府给剪纸艺人发放津贴,鼓励他们带徒弟,也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留住人,才能留住技术。
在研究和抢救传统工艺的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尽量采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冯骥才先生倡导以田野考古的方式抢救和保护传统濒危文化,并成立了相关工作室,出版了传统文化发掘手册。应该运用田野考古等科学方法来发掘、研究和保护传统文化。田野考古包括调查、发掘、测量、画拓片、摄影等方法。这些方法对一些过程保护工作的结果是非常有效和科学的。景泰蓝可以说是北京发展最好的传统工艺之一。今天的局面与林首创、钱美华实施的用工程制图的方法记录传统图案和工艺细节密切相关。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工艺的局限性,有了传承的基础,也可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事实上,田野考古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古老,但由于其科学性,具有普适性。不仅仅是研究人员在用,一些先锋派艺术家也在用。比如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艺术双年展,展览开馆的主要装饰海报就是陕西延川的剪纸。这个古老的艺术出现在中国最前卫的艺术展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据说,有关艺术家采取了走访当地家庭和一家一家收集问卷的形式,记录剪纸这一民间工艺,并从中寻求灵感。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许多现代科学手段可以应用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图像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应该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也就是俗称的打包研究。传统工艺非常复杂多变,但同一工艺甚至不同工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要串联起来综合研究,这将是一种更快更经济的方法。像年画这样的学校有很多,我觉得应该一起研究,而不是只专注一个专项。只有相互比较,才能看清工艺之间的关系,突出工艺的特点,为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开辟新思路。可以说我们把20种工艺打包成了一个包。剪纸、皮影戏、年画、蜀绣、扎染和蜡染是平面艺术,景泰蓝、牙雕、漆雕、汝瓷、唐三彩、面人、木偶、灯笼、竹编等是立体造型艺术,毛笔是各种艺术中使用的工具。这些技法相互关联,如剪纸与皮影戏、皮影戏与木偶(尤其是铁木偶)、面人与泥塑、泥塑与唐三彩(一种陶)、汝瓷(一种瓷),在发展历史和技法上都是相互关联的。最后,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份工作对个人来说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但却是一件有无限价值的事情。幸运的是,政府对此越来越重视。今年文化遗产日,公布了首批500多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传统民间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和工艺作品两个方面。对于工艺过程来说,它是一种非物质遗产,而过程的成果是物质遗产,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保护民间工艺对我们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台湾出版人黄永松创办《汉声》杂志30余年,用中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本土文化遗存,其中包括大量民间传统工艺。他说要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库。基因的提法很精辟。传统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意味着保护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感谢您的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