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

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是指适用于组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在GB/T 19001标准中体现为总要求和分项要求。

1.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一般要求

第4.2.3条现提出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总体要求,即“4.2.3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这就要求组织应识别与组织质量和质量管理有关的产品。适用的外来文件首先是与组织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这项工作主要有五个环节:

1获取。明确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以及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和方法。

2鉴定。通过适宜性评价确认适用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3鉴定。为了便于查找,一般遵循法律法规的原始标识,不需要根据组织控制的文件进行标识。

4分配。分配控制有两个要求。首先,不需要分发到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只需要分发到适用的部门。二、根据体系受控文件管理,应编制《法律法规清单》或《受控文件清单》以标识其有效性,并有分发号或受控号及接收部门或人员的签名。

⑤跟踪。外来文件主管部门应密切跟踪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识别法律法规的变化。跟踪渠道可以是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报刊、网上搜索等。,以便及时获得适用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

2.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分项要求

在GB/T 19001标准中,对组织识别和应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提出了以下要求:

1.1一般规则:“A)需要证明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1.2应用:“除非删除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4.1.4记录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作者注:记录的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应根据产品的特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合理性确定。)

5.2关注顾客:“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作者注:顾客的要求不仅涉及产品的要求,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5.3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质量方针,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作者注:满足要求的承诺包括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作者注:《规定》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领导体制的要求,涉及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

6.2.1人力资源的一般原则:“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是能够胜任的。”(作者注:相关专业培训及相关技能与行业岗位专业培训规定或规范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要求有关。)

6.3基础设施:“本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作者注:所需的基础设施必须是合适的设施,即满足产品合规性要求;此外,还要确定国家限期淘汰的具有重大风险和严重污染的设施设备清单,列入该清单的设备设施不能使用)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作者注:不同的行业对所需的工作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如制造生产现场的噪声水平、食品加工行业的无菌操作等)

7.2.1产品相关要求的确定:“c)产品相关法律法规。”

7.2.2产品相关要求的评审:“组织应评审产品相关的要求。”(作者注:与产品相关的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

7.3.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b)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7.4.1采购过程:“组织应根据供应商按组织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作者注:组织采购的产品涉及食品安全市场准入产品的,需标识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规定;涉及实施国家生产许可的产品,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对产品生产许可的规定;涉及强制性认证产品的,需标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定)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a)获得描述产品特性的信息。”(作者王:描述产品特性的信息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对此类产品的一些限制和控制要求,组织应当予以标识。)

7.5.4顾客财产:“组织应妥善保管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作者注:对于不同类型的顾客财产,组织应有不同的控制方法。例如,如果顾客财产涉及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组织应当识别有关知识产权和专利的法律法规。)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a)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前,校准或验证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作者注:这需要组织识别计量法和有关检定或校准的相关规定)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特性,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作者注:这就要求组织不仅要认可产品质量标准,还要认可产品质量法及其相关法规。)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除非得到相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所策划的安排已成功完成之前,产品和服务不得放行。”(作者注:发布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殊情况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组织需要识别相关的法律法规。)

8.2.2内部审核:“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作者注:本规定要求组织不仅要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还要识别国家关于审计、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二,识别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组织认可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是为了符合其要求,这是依法治企的需要,其重要性体现在:

1.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客户买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在我国,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产品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组织在实施GB/T 19001标准时,应将贯彻产品质量法放在首位,这是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的基本要求。

为了实现顾客满意,标准将相关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贯穿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从设计和开发(7.3)、产品相关要求的确定(7.2.1)、采购过程(7.4.1)到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4.1)、产品监视和测量(8.2.4),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组织应识别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组织识别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产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采购过程中,组织对与采购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识别,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纳入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行采购,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组织通过识别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获取有关产品特性的准确信息,确保各类任务指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使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更加规范和有效。在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中,组织通过识别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有效的监视和测量提供准确的依据,以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现行要求。

2.确保资源分配和适用性。

只有当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得到适当和充分的分配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要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识别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实施以满足。6.2.1条要求对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但培训的具体内容应根据组织所在行业的规定确定,并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以确保人员能力的适宜性。

6.3本条款要求识别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过程设备(如硬件和软件)、支持服务(如运输或搬运)、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备是否能满足产品符合性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点,即识别组织的基础设施配置是否属于对环境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已被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第6.4条要求关注工作环境对实现产品符合性的要求,特别是影响人(如安全规定)和与人、物有关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通风、洁净度、噪声、振动、污染)。所以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符合标准,比如生产电子集成电路元件的工作场所的洁净度,生产精密仪器的工作环境的恒温防振,纺织厂纺织过程的温度等。湿度等级等。

第7.6条要求关注用于测量产品符合性和过程参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校准和检定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性的准确依据。

3.确保管理职责的一致性

5.5.1条款要求根据组织的不同组织形式和领导体制,对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界定和沟通。因此,有必要对《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进行识别,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划分统一明确,不存在矛盾,使现有的职责分配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分配相协调,便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