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企业如何做好直销?

2017过去的一年,注定是中国直销行业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行业内多家巨头业绩下滑,直销行业整体业绩呈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今年行业黑马频出,苏州绿叶的爆发式增长令人咋舌。无论去年直销行业是否成功,今天直销行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已经逐渐被社会所了解和认可,其打破传统渠道限制、促进产品快速销售、降低企业间运营成本等优势已经成为众多传统企业眼中的“新大陆”,成为传统企业营销渠道中新兴的重要战略布局。

据统计,截至目前,商务部公布受理许可申请的直销企业多达46家,准备申请许可的“伪准直销企业”和“隐形直销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真的能搭上直销的快车,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吗?

其实并不是。近年来,许多在风口浪尖起舞的企业,有着“风起云飞”的恢弘和崛起,但也有着飓风过后尸横遍野的悲惨和凄凉。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黄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顺风顺水或许容易,逆风而行却不容易。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站在风口浪尖上,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遭遇。

那么,面对直销模式,传统企业如何转型?转型后的直销企业如何在这波热潮中更好地生存?

第一,品质在于良心和坚持。

前两天,一年一度的315晚会成功举办。今年晚会的主题是“品质消费,让生活更美好”。不难发现,“提升品质”将是贯穿2018消费市场的关键词。在直销业务中,产品质量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石。

如今,在这个浮躁、唯利是图的社会,“坚持”似乎成了一种“稀有精神”,藐视法律、公然违法的企业比比皆是。诚然,法律不能统治世界,但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法律之外还有道德,道德之外还有人心。真正可怕的堕落,是道德的堕落,是真正珍贵的坚持,是良心的坚持。一时的利益只能换来日后的遗憾。企业只有自律、自觉,坚持质量,将产品质量投入到R&D、原料、生产、流通等整个市场环节,遵守企业标准,才能超越风浪,突出重围,迎接成功。

第二,动力来源于责任和担当。

如果说产品和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那么责任和担当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我看来,企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服务责任,确保客户权益最大化。

当商品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重复消费。要让消费者重复消费,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还应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在服务客户之前,对直销商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完善企业服务体验网络,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就近咨询和服务支持。

2.科研责任,力求创新,追求卓越。

由于直销产品种类的限制,当今直销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这种环境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很难成功突围。纵观各大行业巨头,哪一个不重视科研,深挖各大产业领域,把握核心科技趋势,开发有内涵的产品,这也是一个企业经得起市场磨炼,积累良好品牌形象和客户口碑的利器。

3、社会责任,凝聚企业爱心力量

根据美国《战略管理杂志》对不同行业的469家公司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销售回报率与公司的社会公益成就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直销企业热衷于做公益项目,如上河公益小学、无限极健康公益银行、全健足球队等重大公益项目,不仅赚了口碑,稳定了市场,也提升了业绩。可见,企业除了保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才能实现企业真正的常青。

第三,优势来自文化和制度。

直销不仅仅是一种销售模式。直销的真正本质在于它的文化和制度。通过这个本质来实现对人的教育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直销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要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可以是企业对直销员的诚信和尊重,可以是企业对直销员的帮助和支持,可以是企业对直销员的关心和爱护。只有铸造和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才能建成。

第四,精髓在于保持诚信和创新。

所谓“诚信”,第一是守住行业底线,严格自律,规范管理,营造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这对直销企业尤为重要;第二,企业要保护客户的利益,不要忘记你的主动头脑,保证经销商的操作规范,因为欺骗和虚假只会让人厌恶和排斥,甚至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说到“创新”,我认为企业不应该“为创新而创新”,而应该“先对后惊”。“惊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产品创新,比如去年安利推出的XS饮料;可以是模式创新,比如去年行业黑马苏州绿叶的电商+直销微报模式;也可以是应用上的创新,比如去年中脉推出的麦宝云。“出奇”的本质是满足客户不断的新需求,不墨守成规,以创新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

服从国家政治经济大局,用良心坚守底线,用决心回归本质,用尊重尊重法律,用执着经营长久,用爱取胜。“守道”再“创新”,“守正”不忘“惊喜”,打造优质产品,建立健康体系,打造互利平台,企业自然会收获满满。

分享之后,希望对大家有更大的价值。欢迎想深入学习网络直销的同学联系(QQ/微信8932315)领取价值9800元的教程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