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生可以选择什么职业?

■律师:考试是一道坎。

典型的职业路径:律师助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重点:①司法考试;②体验。

职业地位:律师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后,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非常看好。但是由于国内法学本科生供大于求,法学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认可度下降,就业形势并不是很好,但是对优秀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薪资水平:律师的收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计算。一种方式是拿工资,事务所发工资,律师负责打官司。根据能力,年薪高的可以拿到3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年薪低的只有654.38+0万元。另一种是律师不拿工资,但是挂靠在律所,律师要自己找客户。根据业务提成,一般在30%-70%不等。而且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的特殊差异,所得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也就1000元左右。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案件来源的增加,收入与个人的能力直接挂钩。若干年后,天差地别也是正常的。

一匹老马知道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个考试一般每年7月份报名,9月份考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难,通过率低。2003年有近20万人参加考试,17000多人过线,通过率10%。2004年通过率为11.22%。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阅读量巨大,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评审结束,就是谁的韧性更强,谁最能吃苦。我们应该相信天堂,奖励努力工作。制定复习计划要看执行情况。不管有多难,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一般来说,计划两年考完是合理的。由于实习一年后才能申请执业证书,拿到证书后可以找律师事务所再挂一年,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律师执业。

其次是工作经验。法学是一门“世俗”学科,很多法学领域的老师都会涉及到法律实践。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有机会赢得老师的好感,帮他们“打零工”,那么毕业时你就已经拥有了求职中最宝贵的实习经历。特别是研究生,专业水准高,平时和导师接触多,可以充分利用条件积累经验。如果你的老师不是那种一只脚在海里一只脚在船上的人,你也可以让他们给你介绍。他们开办公室的同学朋友肯定很多。另外,利用休息时间,我会去一些律所和外企的法务部兼职(实习),这对我毕业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做得好,毕业后我可能会留在那里。

有时候,一个老师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他会掌握很多资源,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商品。平时多关注和沟通。毕业了想去律所。如果他们愿意介绍你,比漫天撒网强多了。

最后,如果毕业的时候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还是有机会的。律师助理这个职位不一定要有资格证。你可能还有机会争取。

■公务员:竞争激烈。

职业现状: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报名的火爆已经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个职业的吸引力:稳定,收入高,工作压力小,福利保障完善。

重点:①公务员考试;②社会关系。

薪资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各种收入一般远高于地区平均工资水平。

一个老马知道办法: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分两个学科的专业并没有那么重要,通常要求学法律,但是有很多职位会在报名简章上注明需要党员。法院、检察院在招人的时候,对学科有非常细致的要求,往往会注明“民商法专业”或者“刑法专业”。做公务员,去法院检察院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但是他们的收入还不如律师,所以经常有人进法院几年就跳出来做律师。2001法学院毕业的一个学姐和2000年毕业的一个学姐去了保监局(上海)。其实现在公务员和法院的待遇都不错,但比起当律师的前景,难免让人心有不甘。

另外,即使是目前不被企业看重的学生干部的经历和身份,在公务员考试中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在面试中,对政治素质、反应能力、时事敏感度、组织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建议有兴趣考公务员的同学,提前上网找一本《公务员考试宝典》之类的书,仔细阅读,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也挺低的,基本没希望考出好成绩。所以考前备考很有必要。

关系方面,我的一些同学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有,在录取过程中可以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便利,提前操作对那些普通的竞争对手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公司法务部工作人员:待遇好,要求高。

典型职业路径:助理→主管→高级法律顾问。

职业:目前国内只有大公司设立这个部门,职位数量相对于人才供给来说非常少。

重点:①外语水平;2专业技能。

薪资水平:外资公司法务部开出的年薪大概在5万到65438+万,大型私企和国企只有2万到7万。但是一年的经验可以让你的年薪增加2万左右。

一匹老马知道方法:和所有其他外企招聘的职位一样,优秀的外语读、写、听、说能力对于在法务部获得职位至关重要。很多公司甚至会派外籍面试官,所以基本上没有机会用外语交流。

通常民商法、国际法等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更大,就业更好,但热门专业意味着报考人数更多,竞争更激烈。

如果能得到实习机会最好。有几个月的经验会让你从其他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很多毕业生去别人公司应聘,连别人要你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想想如果笔试的时候别人把自己公司的麻烦说出来,你该怎么办?

大型外资公司高级法律顾问的职位描述是:30至40岁,法学本科毕业,3年外企工作经验,2年以上律师事务所非诉讼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成功跨过第一道门槛,几年后,你就可以像香港电影里的那些法律顾问一样“随便和高层握手”了。

■其他:转行不一定是错的。

典型的职业路径:员工(2-3年)→主管(3-4年)→部门经理。

重点:①沟通能力;②学习能力。

从事其他岗位,也就是转行。放弃专业背景是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一种变通的方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选择能利用法律背景的行业和职业。历史上无数伟人都诞生于法学,但他们最终的成就却不在法学领域。比如卡夫卡读完法学博士发现法律不适合他的气质,转行成为一代文豪。此外,还有一位伟大的导师,卡尔·马克思,他在学校也学过法律。

-销售工作-我们的特长在于对合同法、证券法等经济法的熟悉,在求职过程中突出专业背景与职位的关系。当然,在校期间一定要掌握一些销售工作的知识,比如业务流程、行业的职业地位、沟通技巧等。能够说服面试官放弃那些市场营销毕业的同学,签下你,就是对你沟通能力最好的肯定。

□外贸工作——对于我们这些有法律基础的人来说,在校期间可以充分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商务法律,这是寻求此类职位和在外贸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鉴于一般公司对新人的要求,可以参加一些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开设的培训班和课程:外贸流程,包括单证操作、业务拓展、货品品控等等。当然,做外贸最基本的还是外语水平,至少要有英语交流的能力。因为中国东南沿海与中东的贸易日益增加,如果你能参加课后培训掌握阿拉伯语,基本上就可以放心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