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市县检查中体现标准化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检验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到聚焦“六项纪律”,再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巡视,体现了在实践中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识的深化。

巡视工作作为巡视工作向市县延伸的有效途径,具有与巡视工作相同的方法和本质属性,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被视为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和巡视工作一样,市县一级巡视工作的主体是市县一级党委,巡视的是政治,不是业务。从对象上看,政治巡视是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内容上,要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重点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选人用人。要看被巡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凝聚力是否强大,是否与党中央坚定一致,是否体现管党治党“严”的要求。

1问怎么巡逻?

检查工作采取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为重点的方式进行。按照巡视全覆盖的体制机制要求,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每届至少要覆盖各单位一次,行政村(社区)县级党组织也要对信访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处理问题软弱涣散的单位进行“延伸式”专项巡视。检查流程包括检查准备、检查了解、检查报告、检查反馈、组织整改督导、归档备案六个环节。检查的重点取决于对象的特点,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重点是“四个着力”和“两个责任”;对基层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办事不公、履职不实、作风不民主、行为不规矩”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实践中,要注意三个方面。

建立和完善制度

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严格按照巡视工作要求,建立巡视组与纪检、组织、公检法、信访、审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为检查做准备。建立工作联动制度。根据巡视工作需要,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建立必要时涉及部门派员参加的巡视机制。派出人员服从巡视领导,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接受被巡视单位干部群众的监督。建立干部考评制度,把巡视发现和举报的问题以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制定考评办法,对巡视干部实行绩效考核。

明确检查的重点

明确重点任务,贯彻落实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扶贫民生问题,关注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照顾亲友、以权谋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及贪污、截留、挪用、套取惠民资金、农业补贴等“微腐败”问题。明确对象重点,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确认、点穴、调查等方式,开展延伸巡视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专项巡视,实现巡视工作全覆盖。

注重方法创新

统筹兼顾,着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把巡视工作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区域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倒逼工作落实。在工作方法上,要用好“看、听、问、切”四步工作法,在监督内容上突出“六项纪律”,对违反“六项纪律”的重大问题清单所列内容进行严格对照,逐一寻找突破口,确保检查取得实效。

2问成果怎么用?

为充分发挥利剑作用,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巡视工作要注重成果最大化运用,坚持巡视与执纪审查无缝衔接,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做好干部工作有序衔接。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分类优先处理,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集中力量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做到标本兼治。

抓好整改落实。

及时准确地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在真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立行立改上下功夫,在快从严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两个责任”,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监督清单,逐一解决,逐一销号。抓好整改公示,被巡视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规定向党和社会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同时,巩固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整改报告真实性承诺制度。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向巡视领导小组提交整改报告时,党委(党组)书记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应对整改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签字认可。检查对检查结果严格实行“五账管理”(即检查报告为“报销”,检查反馈为“付款”,检查交接为“转账”,检查监督为“审计”,检查整改为“核销”),避免坏账的发生,随时杀个回马枪。

在发挥根治效果上做实事。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集中整治* * *性问题、约谈反馈个性问题、查处典型问题”的制度规则要求,强化检查结果运用,发挥治本效果。一是全面集中整改,放大成果应用。建立牵头单位组织实施、配合单位积极参与、巡视办跟踪督办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集中整改、全覆盖落实到位,增强巡视成果辐射力,扩大受益面。二是单独面谈反馈,直面性格问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约谈组,第一时间约谈被巡视单位主要领导,对巡视发现的整改事项逐一“面对面”点评,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两个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快速移交问题线索,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典型案件。从巡视中发现问题和线索并移送有关部门纪律审查,到给予当事人纪律处分,再到督促被巡视单位建章立制、整改反馈,要做到“优先、承诺、短平快曝光”,整个程序链条“闭环”运行,确保“快查快办”的最大效果。

在深化成果应用中求实效

通过初筛,集中力量和人员查处有影响、恶劣的案件,充分发挥巡视的震慑和教育引导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和人事部门及时将巡视结果和巡视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巡视组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评价,也是对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充分听取巡视办和有关巡视组的意见,突出巡视利剑作用,达到持久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