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为不同的层次。我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能不能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和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2.信息能力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否采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和工具,通过合适的渠道解决问题,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3.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软件知识产权、软件用户权利、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信息伦理。在运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否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的信息伦理水平。三者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渗透于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只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运用的保证,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要把握这一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营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听着听着慢慢培养起来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获取和利用信息。首先,做好学习信息课的宣传,否则学生很容易把它当成休闲课、游戏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会变得非常困难。于是我把高水平的学生和低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让高水平的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我还让学生抓住机会接受或收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信息课的良好氛围。2.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信息时代与计算机密切相关。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知识,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其中办公软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技术层面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还要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3.转变学生上网观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缺乏分析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据调查,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转变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部分,老师可以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上网的道德修养和安全规范。辩论开始后,辩手们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展开了口水战,课堂气氛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