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湾镇工业发展

1,优势分析

(1)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全镇现有纺织企业24家,年轧花能力654.38+0万吨,生产细纱2万吨,浆纱300万米,织造600万米,缫丝300吨,年产服装654.38+0万件。以纺织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在70%左右。

(2)航母建设拉开序幕。2003年,规划外资(工业)集中区总面积10600亩,一期工程3000亩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入园企业27家,形成了东部纺织、中部机械、西部食品三大产业集聚。二期项目1500亩机电产业园、500亩国家创业园已完成规划,进入启动建设阶段,项目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3)产业升级即将解决。印尼马达利国际公司投资的纺织企业和台湾省王天公司投资的纺织机械企业引领纺织和纺织机械行业潮流。兴洋公司生产的高支纱和高档家纺占据了行业的高端市场。随着香港裕丰集团和利兴强集团两大优势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形成近60个转杯纺和65438万个紧密纺的生产规模。

(4)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沿海高速和盐城北绕城高速青墩立交的建成,外资产业集中区距离高速南北入口分别为6公里和9公里。毗邻盐城市区,并在以市级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点的城市辐射半径范围内;产业辐射效应逐步显现,机械电子产业快速增长。

2.劣势分析

(1)整体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企业规模、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参差不齐。以主导产业纺织业为例,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规模上,大型企业和小型家族式企业并存,既有兴阳纺织公司等一批投资4000万美元的大型纺织企业,也有资产只有几万元的小型家族式织造企业;第二,在装备方面,先进和落后并存。有像兴阳公司这样全部采用日本、瑞士、德国等优秀设备的企业,也有使用淘汰的52寸织机的小作坊。三是在产品结构上,高低档次并存,包括以生产80精纺特种纱线和高档家纺为主的外资企业,以及面向低端市场的传统家纺坯布产品;第四,在市场销售方面,内销和出口并存,既有以出口国外为主的外资企业,也有全部内销的一般企业;第五,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产能不够均衡。目前轧花纺纱产能比较大,织造和服装生产相对不足,纺织机械生产刚刚起步,产业还没有达到基本配套。

(2)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少,难以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3)信息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小,水平低。大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了解不够,积极性不高。全镇只有少数工业企业重视利用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和推广产品,信息化的效率远未充分发挥。

(4)资本约束矛盾突出,多数企业积累不足,负债率高。此外,生产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直接融资比例小,导致资金紧张,使得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发展潜力不足,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