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建国以来,中国在六七十年代就掌握了“两弹一星”技术。65438年至097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亩产提高20%以上,被称为“东方神奇水稻”。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下,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作出批示,“找一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商量,提出意见作出决定”。“863工程”就是以上述时间命名的。半年后,863计划纲要形成,选择了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等八个领域作为中国高技术发展的重点。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我国科技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扩展数据:
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市政府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最高标准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评选科技成果突出、社会贡献大的公民不超过两名。总统亲自签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每位获奖者的奖金总额为500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奖励给个人,另外45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由获奖者管理,专款专用。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有一、二两个奖励等级。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产品、工艺、材料、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有一、二两个奖励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先进的和有益的新技术。
参考百度百科-中国人与中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