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的发展
随着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生物医药市场开始茁壮成长。而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使得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不平衡。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成本巨大、周期长,融资渠道不畅的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据了解,在美国资本市场,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还出现了反向并购、合资、外包等多种融资形式。“那些缺乏资金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很可能在产品实现盈利之前就被市场淘汰。”。
我国生物医药的原创研究和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导致国内出现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专家指出,要鼓励自主创新,着力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发展我国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突破。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资市场、生物风险投资基金和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资本基础。以企业为导向的资本流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原创科技发展为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R&D企业,需要投资者和具有战略眼光的政府的支持,这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生物医药投资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结构,资金流向应以企业为目标,吸引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管理者聚集大量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在某项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横向扩散。产业化的成果是众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公司领导需要有知识资本的管理人才。国家明确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科技发展思路,让资本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但改变需要时间。但是,民间资本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概念,仍然以大学科学家为中心,试图以他们为招牌吸引更多的资金。
虽然生物医药行业尚未实现盈利,但资本仍在涌入寻找机会。对于很多创投基金来说,生物医药已经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只有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会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