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本,知识型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增值的重要来源。激励是研究如何真正调动员工的内部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世界正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企业经济面临着国际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新挑战。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知识社会中企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员工是知识、技能和智力资本的载体和所有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真正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1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1.1知识型员工具有高价值的创造性工作。
知识型员工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工作内容,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工作,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1.2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性和流动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对组织有更大的选择性,而且可以自己创办公司或成为个体劳动者,也能体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认可。
1.3知识型员工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一般处于较高的层次。他们往往更关心自身价值的实现,强烈期望得到单位或社会的认可。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
2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基本要求
2.1保证知识型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知识型员工的高创造力和高产出是普通员工无法比拟的。一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殊能力,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利益,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非经济利益。
2.2关注员工和企业的* * *成长。
要保证员工特别是潜力巨大的知识型员工能够长期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就要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员工规划个人职业发展。
3.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
物质激励就是通过物质刺激来鼓励员工工作。这种动机主要来源于对物质、金钱、财产等的占有欲。,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在对知识型员工的物质激励方面,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3.1完善新的薪酬福利体系,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第一,同样的工资总额水平会通过分级的方式做成最高工资,高薪的人是不断变化的;二是知识型员工的薪酬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三是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者提供报酬;四是实行福利保证金制度。如果有人提前走了,他们的存款工资也不能完全拿走。
3.2进一步完善年薪制,提高知识型员工年薪总额与普通员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强化年薪总额的货币收入总额。
3.3股权(股份)激励的各种方式:
精心设计股份是产权激励机制的核心,也是吸引、吸收和聚集大量优秀人才的关键。这种共享设计包括:
3.3.1创业单位成立
因为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的智慧、勇气和奋斗息息相关;同时,与后来者相比,创业者承担的风险更大,所以这种创业的艰辛和风险在企业成功时应该得到合理的体现和回报。风险股可以成为完全的股权,即同时拥有所有权和分红权。
3.3.2业务单位的设立
这是专门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设置的,目的是鼓励这些高级管理人才把企业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
3.3.3岗位单位的设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多地争夺拥有先进科技知识、敏锐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要赢得竞争,人才的竞争尤为重要。岗位股的设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这些高级人才,使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和关键的作用。通常岗位股份是不能转让或拿走的,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
3.3.4成立技术小组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商品创新、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吸引科技人员不断从事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与改进,不断发明创造,并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技术和成果,使企业具有不竭的技术活力和动力,应建立技术股。这种技术入股形式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参与技术新创造价值的分配。
3.4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其他方式
首先,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任何知识都有可能落伍,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因此,只要知识工作者想保持自己的知识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因此,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知识循环机制,他们希望在工作过程中与不同知识背景的各领域专家进行互动,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二、良好的职业前景
员工对知识、个人和职业成长的不懈追求,超过了他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追求。当员工在情感上认为自己只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形成对企业的“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还要为员工提供适合其要求的攀登路径。
第三,自主的工作环境
企业要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让自己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评估体系框架下独立完成任务。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授权,让员工制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是细致的监督指导甚至是强制性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它为其创新活动提供资源。
第四,情感关怀
因为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所以知识工作者当然想在工作之余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放松自己。因此,作为企业,需要在这方面积极提供条件,设置激励措施,鼓励其知识型员工下班后在青山绿水前“充电”,保证员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4结论
总之,只有真心为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做打算,考虑员工实际利益的管理者,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才理念,建立知识型员工发展的激励机制。这样一来,首先员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发挥社会价值的欲望。再者,关心员工的生活,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顾虑,为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员工能够意识到组织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从而产生强大的情感动力,使自己真正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参考
[1][美]彼得?德鲁克。265438+20世纪的管理挑战[M]。人生?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2]陆,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3]郑国怪,企业激励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刘郑州。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