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广东省岭澳核电站在哪里?

岭澳核电站

项目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

投资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经理:广东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反应堆类型:压水堆。

功率:2X990MW

设计寿命:40年

开始时间:1997年5月

首次商业运营时间:2002年5月

项目介绍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是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以核电养核电、滚动发展”的方针,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中广核集团在广东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借鉴,结合经验反馈、新技术应用和核安全发展的要求,实施了52项技术改进,全面提高了核电站的整体安全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按照国际标准,推进了我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进程,实现了项目管理、建造安装、调试和生产准备的自主化。部分设计自主,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实现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三大目标”;全部187单位工程,优良率100%;两台机组分别提前48天和66天投入商业运行;节省的投资为381万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少了近1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进核电自主创新、探索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全面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和国产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岭澳核电站核岛工程获中国最高奖鲁班奖。[2]

建设成就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照,结合经验反馈、新技术应用和核安全发展的要求,实施了52项技术改进,全面提高了核电站的整体安全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将按照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进程;实现了项目管理、建筑安装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自主权;部分设计自主,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实现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三大目标”;全部187单位工程,优良率100%;两台机组分别提前48天和66天投入商业运行;节省的投资为381万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少了近10%。[1]

运行状态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以来,安全运行表现优异。1号机组创下了商业运行后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计划停堆安全运行592天的世界纪录,2号机组创下了自首次临界和商业运行以来无计划停堆安全运行935天的世界纪录。

2006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上网电量15062万千瓦时,容量系数达到91.3%。在衡量世界核电厂安全运行水平的9项关键指标中,有8项超过世界中间水平,有4项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07年3月31日,岭澳核电站一期累计上网电量约636亿千瓦时。[2]

运算性能

岭澳核电站一期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取得了优异的运行业绩:2005年,与2004年WANO同类型机组9项性能指标相比,岭澳核电站一期7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1项达到先进水平。

2005年2月20日,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投产以来1000多天未发生工业安全事故。

2005年,岭澳核电站一期两台机组的平均容量系数和负荷系数分别为87.16%和86.63%。截至2006年6月5438+10月,累计上网电量470.52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654.38美元+0.32亿美元,占全部本息的265.438+0.08%。[1]

岭澳二期核电站

项目介绍

岭澳核电站二期是继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之后,中广核在广东建设的第三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计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二期工程是国家作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决定以来,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国内首个采用自主品牌技术路线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也是目前国内自主化程度最高的项目。岭澳二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全资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受业主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全面负责项目建设。预计两台机组分别于2010和20165438投入商业运行。

工程特性

根据国家核电自主化领导小组的部署,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建设路线,利用已掌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部分设计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通过中外合作提高自主设计和设备国产化比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核电经济竞争力。

作为岭澳核电站一期扩建工程,岭澳核电站二期采用中广核集团旗下品牌中国改进型压水堆(CPR1000)的技术路线,以全面提升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

CPR1000是中广核集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物。在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一期成功建设和运行以及岭澳核电站一期独立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15项重要技术改进和40多项其他技术改进,如采用数字化仪控技术、先进燃料管理技术和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等。,并形成了中国改进型压水堆(CPR1000)核电站的标准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性,为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标准化、批量化自主建设创造了条件,对积极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岭澳二期工程中,中广核工程公司和中广核设计公司是负责总体设计的总体院,国内设计院完成工程设计。其中,核岛设计由中国核电研究设计院和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承担,外方提供必要支持;常规岛和防喷器的设计由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和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备的国产化是岭澳二期工程的又一特色。国产化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打造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导的国产化机制,全面形成核电设备国产化制造能力”。为实现岭澳核电站二期设备国产化目标,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设备制造能力,以项目建设推进国产化,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对国内基本满足供应条件的设备,合理优化采购包内容,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配置,争取国内采购;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国内厂商或成套公司总承包的形式进行采购;对于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的设备,我们将尝试通过引进技术和国外技术支持的采购模式签订合同,提高国内技术水平,增加国产化能力。目前已采购的主要设备中,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在外方支持下负责核岛主回路设备的供货,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回路主泵等关键设备;通过技术转让,东方电气集团负责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的供应;其他如反应堆厂房内的环吊设备、核岛内的180辅助容器设备、常规岛内的水加热器设备、软化水站设备、常规岛板式换热器等均来自国内厂商。下一步将从中国购买的设备包括核燃料组件、主变压器、辅助变压器、事故闸门、部分核级阀门、部分核级泵、部分核级电气设备和电缆、常规电气设备等。

岭澳二期工程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由中广核负责,所有承包商均为国内施工单位。核岛和常规岛的土建工程分别由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和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承担,而中国核工业第二十三建设公司、广东火电安装公司和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分别负责核岛、常规岛和防喷器的安装工程。

工程进度

岭澳二期工程自2005年2月65438+主体开工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安全状况良好,共完成约15万工时,未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所有工程质量优良;项目整体进度略提前;投资完成情况良好,累计承诺额占概算的64%,完成投资约占概算的30%。

设计方面,已完成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系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按时完成率保持在95%以上。运行参考文件编制、全厂数字化设计、主控室人机界面设计等工作按计划推进,设计界面交换处于可控状态。设备制造方面,1号机组预埋设备如期到货,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等主要设备质量可控、进度符合要求,汽轮发电机已制造完成。2号机组主设备已完成锻造和材料加工,进入制造环节。现场施工,常规岛1号机组提前1个月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核岛2号机组提前2个月浇筑。到目前为止,现场施工总体进度提前一个月左右,核岛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分别提前35天和40天。常规岛和防喷器项目进展顺利,各项安装、调试和物资管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007年是岭澳二期工程设计采购、设备制造、土建、安装的高峰年。1年6月,以反应堆厂房穹顶吊装为标志,1机组从土建施工转入安装阶段。第一季度将开始安装防喷器,主要设备的制造将进入关键阶段。在设计和采购方面,计划的设备采购包数量约占总数的40%。[3]

岭澳核电站二期1机组于2010年4月正式开始首次装载核燃料。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站正式与核电一起进入试运行阶段。

岭澳核电站二期1机组是“十五”期间我国唯一开工的核电机组。中广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核电站首次装载是运行的开始。随着第一个核燃料组件首次引入堆芯,核电站将进入更加严格的核安全控制状态。

有关各方表示,将加强充电期间和充电后电站各项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充电期间和充电后试运行期间的核安全。据了解,在装载过程中,* * * 157组新型核燃料组件进入反应堆堆芯,预计整个堆芯核燃料装载过程将持续5天。

岭澳核电站二期采用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由中广核集团所有。是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的示范工程,对中国核电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体工程2005年6月5438+2月15开工,1机组2065年6月开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