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识产权服务贸易

2020年9月第一周,随着北京宣布设立“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热点,甚至带动中国经济光谱转移的势头开始显现。

据了解,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2%,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数字服务贸易进入快车道的同时,“红人”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无形力量,相关市场规模已经在千亿量级。

什么是服务贸易?

如果你平时关注财经新闻,就会知道,中国每年向全球服务市场提供上亿人次的海外旅行、数百万人次的海外学习考察、跨境商务活动、海外医疗整形需求、跨国展会,甚至国内服务输入和医疗保健等劳务输出。......

与货物贸易不同,前者处理的是实物产品,而服务贸易处理的是无形服务,包括金融、教育、娱乐、文化体育、商业、医疗等领域。

就“含金量”而言,服务贸易一般高于货物贸易。知识产权交易属于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属于服务贸易,“红人”商业服务也属于服务贸易。

什么是数字服务贸易?

脸书,谷歌,微软,或者迪士尼和网飞都是国际互联网公司。他们卖的是什么实物产品?不会。这些新经济公司在世界许多地方销售高附加值的服务或解决方案。

抖音在中国被称为TikTok,在国外被称为Tik Tok,它由人工智能驱动,代表着一流的技术。它不输出任何实体产品,而是输出文化、娱乐或信息流的效率,进而实现国际化。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典型的数字服务贸易案例。

上海某公司做的一款游戏在菲律宾很受欢迎,老少皆宜。这款游戏是东盟地区本土电竞游戏的选择。

红色电商也成为近年来数字服务贸易的新亮点。业内甚至有一种普遍观点:一个传统企业至少需要1,000名员工才能做出一年1亿元的销售额;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年要做10亿元的销售额,至少需要100名员工;一个头部位置的网红IP,只需要10的客服,一年就能做出10亿的销售额。

这就是数字服务贸易的优势,它是资产导向的,数据驱动的,增长空间无限。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优步没有出租车,全球最火的媒体老板脸书没有内容制作人,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商Airbnb没有任何房产,天下秀(600556。SH),全球领先的红人新经济公司,没有一个红人,全球最有价值的零售商阿里巴巴,一件商品都没有库存。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已覆盖广泛,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明显偏低。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5%,远低于美国的17%,德国的18%,甚至低于印度的12%。这不是一件坏事。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能,也是推动“双循环”的重要砝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国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1.6%,最近五年,这一比重逐年上升。在一致的预期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在短时间内超过60%甚至70%。在这个上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涨幅。

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里?正确的方向之一是方差的缩小。

“方差”是一个统计学概念,用来衡量一个样本的平均值与整个样本的差值。与服务行业相对应,方差越小,服务水平越稳定和规范。

缩小方差有什么好处?

同样,在餐饮方面,麦当劳、肯德基在食品、食材、食品店、品牌标签上都是标准化的。英国伦敦、湖北武汉、泰国曼谷和日本神户的店铺几乎没有差别(即方差很小)。

由于服务质量的确定性高,美国餐饮企业可以向世界大量输出美国餐饮服务模式,并不断复制自己。在全球开了上万家店,中餐就不行了,完全靠老板和厨师的个人能力,服务质量不稳定不规范,服务模式很难自我复制和大范围输出。

星巴克为什么要在85摄氏度给连锁咖啡店和连锁面包店建自己的中央厨房?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咖啡、甜点、面包的口味高度一致,用户体验的方差最小。

星巴克的开店策略非常激进,通常会以大量门店积极覆盖一个区域。星巴克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对“方差”的管理能力很强。

国内主流服务行业已经意识到,服务行业的本质是管理“方差”,输出确定性的用户体验。

但家政服务业的“方差”依然较大。

例如,在房地产代理服务中,一个在线商机与一个线下交易的比率有时是65,438+0/2,500,有时是65,438+0/2,000。如果一个经纪人一年做三笔交易,就意味着需要处理6000-7500个商机,一个商机需要半个小时,一年到头很难有休息时间。

比如国内很多家政家政服务没有品牌化、连锁化,非常分散。仅北京就有一万多家家政公司,大部分服务行业都没有联网。品牌化、连锁化和互联网化意味着缩小服务质量的差异。

这里重点介绍红人新经济下的带货直播。甚至很多头部红人拿货结果不稳定,有时是惊人的结果,有时是“不可说”的结果,很难稳定的将粉丝流量转化为产品销售结果。

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从农业社会迅速跨越到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需要不断改善。所以国内一些头部公司正在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设施,全球最好的红色数据设施。

根据政府相关机构的研究数据,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就会损失0.3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长期来看肯定是个问题。

什么是“劳动生产率”?简而言之,就是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经济价值。

比如你在网上开店,你的产品很好,但是因为用户看不到你,一天的营业额并不多。这就是劳动生产率。

如果你想提高效率,你不必使用特别酷的人工智能系统和区块链技术。有了这些技术,就没用了,因为根本不是帮你找用户。

现如今,想创业,最好先做个名人。因为每一个好的广告位,每一个流量洼地,都被大公司占领了,你根本没有切入点,没有胜算。你只有成为名人,与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绑定,成为你私人的社交资产,才能提高经济效率。

目前,红人新经济(包括红人广告营销、红人带货直播、红人新消费品牌)已经成为拉动内需消费市场的新变量。红星商业真正能释放消费品牌的营销效率,这个市场有几千亿元的规模。但真正创造并享受这种红利的,只有少数人。

为什么大规模数字化可以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因为确定性,也就是方差缩小。

比如,天下秀已经成为红人新经济的一大流量中心,但还在向上游拓展,包括5G时代的内容创新、面向未来的红人专业体系、精致的Z时代生活社区等。,专注于提供更细粒度、更精细的沟通工具,加速上下游的融合和自循环,进而带动整个红人新经济生态的旋转。

传统服务业的价值逻辑是一切来源于交换。企业生产服务产品,然后试图交付给客户。数字服务贸易的逻辑是将用户纳入价值体系,价值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用户和商家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创造的。消费品牌、红主播、消费用户都存在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在沟通和互动中精准传达需求,甚至通过大数据分析,这个生态系统比消费者自己更能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

比如,天下秀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大数据服务中心,通过不断的创新迭代,让红人的商业服务(广告、商品、线上品牌)更确定,方差更小。红人大学数据分析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商业,而精准商业最大的意义在于确定性,这也是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背后的真正原因。

今天,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迎来了两个非常难得的推动因素:

首先,国内消费市场的结构特别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万亿元以上,比美国低4%左右。我们可以长期保持(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速,增速大大超过美国,过几年就会赶上。也许在2021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品总零售市场。

以前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是不消费服务的,而现在80、90后的年轻人开始大规模消费服务。城市每消费100元,就有70多元甚至更多是年轻人在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白马用户”。只要他们喜欢,就不会觉得东西贵,吃喝玩乐,自带节奏。这样的用户很快就会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经济周期根本不会干扰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因此,它们成为商业创新的最大推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在中国年轻人中走红后,TikTok迅速风靡全球,成为数字化服务输出的经典案例,因为年轻人最懂年轻人,而这种“最懂”是没有国界的。

二是“主场经济”和数字双轮驱动服务贸易创新。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字经济报告2019,在全球70个最大的数字平台中,中国占22%,仅次于美国。

全球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跨境电子商务、* *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服务被广泛应用,为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合作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中国,经济稳步复苏,新“家政经济”持续发力,消费模式快速转变,家政服务升级势头不减...

在“宅经济”和数字双轮驱动的背景下,红人新经济成为服务贸易创新的一大亮点。直播电商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厂商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还可以让消费者克服在网上购买某些产品的障碍,比如珍珠、翡翠等高档珠宝,以及阿根廷龙虾等活体海鲜。以前,消费者可能不喜欢在网上购买这些品类,因为它们更贵,但现在通过直播消除了这种抵触情绪。

此外,直播电商和红人新基础设施的不断迭代升级,大大提高了服务输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拓宽了可在线销售的消费品类别。

消费市场也在围绕红人新经济的生态进化而创新进化:第一次升级是重塑交易大厅,即线上线下融合,满足消费者双线消费需求;第二次升级是重塑辐射带,即围绕一个商圈及其覆盖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第三次升级是重塑(社交)消费圈,即围绕消费者的服务与社交叠加,以“红人”为流量入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的深度互动。

新消费服务模式的升级,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支撑。消费品牌将围绕“红人”和消费品牌的能力进行系统化和平台化,赋能消费品牌,尤其是中小企业,使其数字化服务能力快速超越基线,缩小服务体验的方差,带来显著的销售提升,重塑业务结构和商业生态。

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从世界的服务进口总额为4.5万亿美元,拉动了全球服务进口10.4个百分点。其实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内供给不足。国内服务业最大的努力是控制服务的变化。方差越小,服务质量越可预测,服务模式的可复制性越强,品牌化、连锁化推广迅速。

数字服务贸易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推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必然带来中国经济光谱的转移。其中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