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微数据存储技术创新研发,抢占未来大数据存储技术高地的建议
我国数据存储的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数据都需要通过物理设备来存储,这样计算机系统才能读写。数据应用和数据存储就像树干和树根的紧密关系。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数据量将呈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存储的瓶颈问题将日益严重,加剧数据存储领域的容量、安全、性能、扩展、维护、容灾、监管等长期挑战。其中,产能困境首当其冲。
目前的痛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容量需求,大数据存储中心的建设必不可少。纵观全国各地的大数据存储中心建设,由于缺乏数据存储的基础核心技术,流行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科技地产”,即简单地扩大盖楼的面积来建设数据中心,然后消耗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城市监控视频图像的数据受数据中心存储能力的限制,只能保存一个月左右,相关数据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
应用基石。底层数据存储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数据存储技术产品是信息应用系统的架构基础,也是我国重点行业的技术短板。有效的数据存储技术产品涉及所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城市大脑、慧眼工程、城市管理视频监控、医学图像识别等等。
形势严峻。追溯近百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轨迹,中国对数据存储基础技术的贡献几乎为零。国内数据存储行业主要擅长市场端的商业应用创新,数据存储底层管理核心技术的研发严重依赖国外开源和开放。缺乏基础R&D梯队和重点理论探索;沿袭旧的开发思路,习惯外包器件设备;底层技术积累不足,核心创新能力弱;严峻的形势至今没有明显改观。
危险的情况。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跟进核心存储产品、底层支撑技术和商业应用理念的发展,遭受了外部势力“对存储底层关键核心技术的精准打击”的巨大隐患和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一旦遇到瓶颈,比如采购的存储产品缺货,或者核心技术交流受阻,国内所有涉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行业必然会窒息。这将直接减缓相关产业的迭代发展速度,阻碍社会进步的步伐,削弱国家治理的能力,进而危及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时间不等人。我们需要立即行动起来,通过项目开展微观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联合国内外数据存储领域的资源,打造数据存储专业的核心技术团队;从软件定义存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产品的研发入手,填补国内技术产品领域的空白;启动小型化(原子)数据存储设备的研发,抢占未来数据存储领域的制高点。这一举措也是缓解我国产品创新和数据存储技术研发“卡脖子”危机的最佳途径。
开展微数据存储技术创新研发的思考
中国应抓住当前数据应用驱动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升信息技术,汇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中国数据存储专业核心技术团队。近期:开发部署模块化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产品,降低海量数据存储空间需求,填补国内底层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空白。远期:启动微型数据存储器件的研发,抢占未来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从微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入手,聚焦国际存储技术领域的战略前沿技术趋势;联手科研院所、高校、生产企业、大用户的资源,打造国家核心技术团队;积极引进/培养数据存储技术人才,开发自控系列产品。
1.跟踪近期的行业趋势
对标国际顶尖数据存储技术产品,努力学习底层模块级数据存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降低海量数据存储空间需求,实现自主可控的国产数据存储技术管理软件产品的商业应用。基本原理是先识别重复数据模块,然后优化多个重复数据模块中单个模块的存储以及与其他重复模块的链接关系。从而减少企业客户存储数据所占用的物理空间,减少购买和部署数据存储设备的增量。
2.长期重点突出。
探索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整合跨学科资源启动微存储器研发,力争在未来将现有的基于磁盘/光盘/磁带的计算机数据存储转变为基于原子/电子运动状态的小型化数字信息获取和存取机制。其原理是试图用单个原子的状态变化来表示现在消耗百万个原子的物质介质所代表的一位“0”或“1”的二进制计算机数据。因此,可以将现有数据存储设备的体积缩小几十万倍甚至上百万倍,最终将占地约一个足球场的大数据存储仓库缩小为一个便携设备。
3.对R&D工作的建议
微数据存储技术创新研发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机构、产业孵化器和人才培养基地。
招募数据存储技术专家作为顾问。全球招募在全球顶级数据存储公司工作多年的行业精英加入指导。
打造中国数据存储技术研发团队。采取引进师资/开设培训课程等有效方法,积累和培育国内数据存储技术。
与硅谷存储技术研究所结盟。依托美国硅谷的数据存储实体公司,* * *享有数据存储的底层技术知识。
组建一个企业运营组织。开发软件定义存储(重复数据消除)技术产品,服务于数据用户市场,遵循业务运营规则。
融资涵盖多种资金渠道。申报并获得国家重大专项基础项目研发资金,吸引专业投资基金加入。初期投资约为654.38+0亿元(参考国际相关项目估值:美国IBM同类项目投资约为600亿美元/654.38+00年)。
促进微数据存储技术创新研发的建议
中国在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抓住当前数据计算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升级的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机遇,建立数据存储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填补国内空白,确保数字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实施,促进国内数据存储产品的崛起,为相关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2.建议从长远来看,应紧跟国际主流R&D和创新,重点发展原子级小型化数据存储技术产品(2020-2040),2040年前发展原子级大数据存储技术,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3.建议将小型化数据存储的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建设我国产学研共享的数据存储技术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为研发一套原子级微数据存储技术奠定基础,包括微数据存储理论、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结构设计、系统集成等。
4.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加快原子级大数据存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转化。支持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和专项支持资金。
5.建议组建一支能够长期从事数据存储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借鉴全球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经验,引进国内外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数据存储技术专业课程,构建完善的国内人才培养体系。
6.建议项目立项过程中不要采用常规的项目申报审批流程,急需特事特办审批。主要原因是在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生产领域,国内现有技术力量薄弱且分散,评价体系资源匮乏。
7.建议项目推进低调、快速、务实:不强调造势、不张扬、不图眼前利益。主要基于当前复杂敏感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预计该项目关系到国家核心产业的战略布局,将影响未来几十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命脉和发展。
作者:欧阳日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通讯员:李欣
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报道时,只需“刷脸”即可
张家口敢闯敢试,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有益路径。
“东算西算”正式上线。如何建立枢纽网络?
如何在“十四五”的浪潮下建设城市数据中心网络?
“我为群众办实事”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第三批政策工具应用指南。
大美密云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东方测控: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领矿业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