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要平衡各方利益,如何保护自己?
先说知识产权。据调查,大多数企业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存在法律盲区,以至于企业在出口货物被国外海关调查后,仍然不知道如何通过中国海关维权。有些企业虽然知道海关备案有助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但认为数量太少,不报。海关对深圳177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调查显示,68.3%的企业表示在进出口环节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此外,仅有5.6%的企业表示其自主知识产权已在海关总署备案。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很多企业放弃维权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抱着“大事化小”的心态,在处理海外维权问题上基本选择和解,无疑相当于把自己的市场拱手让人。
对于中小企业的海外维权,各界纷纷献计献策。有专家认为,企业可以分组组建专利运营公司,这是一种预防措施,即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邀请专利代理人介入,在形成初步方案后、提供给客户前及时提交专利申请,并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将专利申请扩展到美国、欧洲等目标市场国家。
有律师认为,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美国“337调查”维权。调查的对象是进口产品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和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这也非常适用于在美国的外国企业。而且“337调查”的程序比诉讼快,一般在12 ~ 18个月内结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顺利,一旦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