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我深爱着我的第二任丈夫,我过着退休后的生活,但我也有辛酸和遗憾-

央视主播徐丽去年8月底告别了工作了29年的央视舞台,正式开始了读书、健身、养花、旅游的退休生活。

徐丽干练稳重的形象和威严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告别央视大屏后,她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退役生活,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围观。

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徐丽,是央视国际频道第一位女主播。她凭借着湖南人特有的霸气和坚韧,从一个湖南吉首的少年一路打拼,最终成为央视国际频道最受欢迎的主持人。

在经历了离婚和独自带着孩子北上的艰苦磨练后,徐丽终于找到了深爱着张天蔚和相见恨晚的两个人,他们有了一段真挚感人的感情历程。

如今,夫妻俩已经退休,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幸福的背后,徐丽有着什么鲜为人知的辛酸和遗憾?

1961年8月2日,徐丽出生在湖南省吉首市的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徐丽就擅长唱歌跳舞,妈妈经常对她说:“在妈妈眼里,虽然你最弱,但你是我们家三个孩子里最棒最强的。”

徐丽6岁的时候,父亲搬到了长沙的一家事业单位,后来全家搬到了省会长沙。早在学生时代,徐丽就展现了自己在语言和声音方面的天赋。

高中的时候,她经常参加市朗诵比赛,还拿过奖。1977年,不到16岁的徐丽迷迷糊糊的参加了高考,却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北京广播学院。

1978,徐丽第二次参加高考,但还是以0.5分的差距遗憾落选。连续两年高考失利,年仅17岁的徐丽十分沮丧。她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失望和茫然。

不过,许立很快就迎来了转机。长沙广播局看到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复试的磁带后,认为她是个好苗子,给她发了考试通知。于是,在参加测试的近千人中,徐丽脱颖而出。

1978年,徐丽顺利考上长沙人民广播电台,从此开始了她43年的播音主持生涯。

和同时考上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几个北方同事相比,徐丽感觉到了普通话的差距。为了在专业上有所进步,徐丽每天早上6点起床,提前一个小时去台湾练声。这一坚持就是五年。

为了找到学习的标准和参照物,她经常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上6点播出的报纸节目节选录下来,和实践对比。

“为了练习张嘴,跟别人说话后磨牙还开着,一度被我妈骂不是女生。”徐丽回忆说,当时对专业的训练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因为徐丽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上长期的努力和刻苦训练,1985年,徐丽在参加全国广播主持人节目比赛时一举获得播音创新奖,同年调入长沙电视台。从那以后,他从电台主播变成了电视主播。

在长沙工作生活多年后,徐丽结婚了,并和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她有房有家,生活步入正轨。

但是,对于北京广播学院,对于首都北京,徐丽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一日三餐,3.1分的稳定生活,并没有让她忘记梦想。徐丽的丈夫是一名复员军人。他追求稳定,不爱折腾。徐丽个性很强,对生活充满热情。

时间长了,夫妻俩难免意见相左。再加上徐丽借调央视多年,两人一直分居两地,感情已经淡了。1992年4月下旬,徐丽与丈夫离婚。离婚后,她的儿子皮特(小名)和她住在一起。

几个月后,许立带着儿子“从湖南连根拔起”。作为一个5岁男孩的单亲妈妈,她毅然北上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徐丽在长沙广播电台工作了8年,在长沙电视台工作了6年,积累了丰富的主持各种话题的经验。

1992 10 6月1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播,徐丽作为第一期节目《中国新闻》第一主播正式亮相央视。

相比长沙的安定舒适,徐丽在北京的生活很辛苦。因为没有住房,许和儿子只能住在单位的宿舍里。

每天早上6点,母子俩在外面匆匆吃完早饭,送儿子去幼儿园。幼儿园一般0: 30左右放学,165438+。徐丽赶紧骑车去接儿子,然后在路上买一些他喜欢的零食,然后把他锁在宿舍,让她安心回台湾继续完成一天的工作。这样的生活模式维持了很久。

下午两三点钟,幼儿园放学,许立匆匆带着儿子回了宿舍。为了不让他孤独,她把一些玩具放在他身边,把他锁在宿舍里,匆匆去台湾工作。

对于脚步并不稳健的徐丽来说,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是她的头等大事。她主持的《中国新闻》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使命,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出。这是许立梦寐以求的机会。她必须全力以赴主持这个节目。

10月1日开播当天,徐立坐在主播台上,对全球观众说:“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那是中国通过卫星对外传输电视的开端,神圣感不言而喻。

很快,徐丽洋气、国际范、简洁的主持风格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欢迎,她也成为了代表中国形象的主持人。

对于大家给她的评价,徐丽说:“认真和努力是我人生的核心基调:从入行的第一天开始。我从来没有想过,职场除了认真和努力,还有第二条路可走。认真就是心无旁骛,认真对待事情,按照专业要求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从中探索专业规律,从而达到比别人更好更优秀的品质。努力就是爬得高看得远,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我对自己最大的提醒是,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人都不能停止成长,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成长,在成长中实现自我超越。”

在工作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徐丽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然而生活中,她一天工作回家,只有5岁多的儿子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因为太无聊太委屈,就用剪刀把窗帘和床单剪了,连自己的头发都剪的不整齐。

此时,许立对儿子充满了亏欠。作为主持人,她为自己感到骄傲,但作为母亲,她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深深的自责。

儿子的道歉并没有改变许立。在尽可能照顾儿子的基础上,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国民政府奖和中国节目主持人金奖。cctv-4几乎所有的重大新闻报道都由她主持,她也成为了央视国际频道当之无愧的主持人——花旦。

徐丽靠着自己的蛮力和不懈的努力,在事业上越来越好,但在生活中,徐丽还是一个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单亲妈妈。近四年的北方生活,让性格内向的儿子更加渴望被关心和照顾。

还有一路辛苦带着孩子的许立,不是吗?许立再怎么坚强,也还是一个有孩子的女人。

许立身边的朋友都很关心许立的生活。很多人给徐丽介绍对象,很多都是有实力的,但是徐丽的择偶标准很明确:不在乎钱和地位,性格合适,能对自己和儿子好。

许立的一个朋友想把许立介绍给他的一个朋友。他觉得许立和他很合适。然而,他担心直接介绍他们。因为性格相似,没有深入了解就会拒绝对方。

偏偏有一段时间,许立因为劳累身体不好。许立的这个朋友以为机会到了。他推荐徐丽去一家中医诊所治疗。推荐后,他创造了一个机会,让他的朋友和徐丽在诊所见面。

因为他的个性,张天蔚也经历了一段持续了将近10年的婚姻。离婚后,他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儿子三十多岁了没有家庭,这成了两位老人的心病。

在中医馆的相遇,让张天蔚看到了银幕之外的徐丽的另一面,他爱上了能说会道、干练的徐丽。不过,许立对张天蔚的第一印象并不深刻。她只是觉得张天蔚又高又有胡子,像一只“灰熊”。

回家后,从不看电视的张天蔚开始抢遥控器。每天晚上,他都挤出时间看许立主持的《中国新闻》。他不寻常的行为也引起了他父母的好奇。有一天,他妈妈评论主持人徐丽,当时她正在看电视。她说:“这个女主人看起来稳重大方,说话很霸气。”

然而,张天蔚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儿子此时的恋爱对象竟是电视剧中稳重霸气的女主播徐丽。

3岁的徐丽来自张天蔚,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京郊插队。后来,他回到北京建筑公司工作。1979考入北京某大学,电气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力建设公司职工学校,成为一名教员。

这次采访,张天蔚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出色的演讲、内在的气质以及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和见解给许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修改采访稿,张天蔚赢得了更多与许立见面的机会。长此以往,张天蔚在许立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从初识时的“大灰熊”变成了开着红色吉普的潮人。

几次见面后,张天蔚打算请许立吃饭,但许立因为要回宿舍给儿子做饭,不得不匆匆离开。

张天蔚和他的前妻没有孩子。这个时候他开始喜欢40岁的孩子。他明白,许立能走到一起不容易,得先过了许立的儿子这一关。

有一次,张天蔚约许立喝咖啡,很认真地对她说:“我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以后要不要多陪陪皮特?”?孩子还小,总是被锁在宿舍里,对孩子的心理会有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许立已经对眼前这个男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沉稳内敛,心思细腻,对自己真的很好。由于张天蔚愿意联系她的孩子,她欣然同意。

从那以后,张天蔚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上午专心工作,下午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皮特。他带皮特去跑步、游泳和打球。年轻的皮特很少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关怀。在他心里,张天蔚叔叔带给他的是一种父爱般的温暖。

很快,皮特就离不开张天蔚了。在许立面前,他总是说“叔叔长,叔叔短”。许立看着活泼快乐的儿子,真诚地向张天蔚表示感谢。

1995年3月的一天,彼得突然对许立说:“妈妈,我喜欢和张叔叔在一起。”

听到儿子的这句话,许立的心翻了个底朝天。她离婚到北京后,儿子陪她吃了太多苦,经历了太多同龄孩子不该经历的苦难和辛酸。

通过长期的接触,许立感到张天蔚是一个有气度和责任心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喜欢皮特,能包容儿子。就凭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儿子皮特对张天蔚的爱让许立感到欣慰。她真心感谢那个愿意为她和儿子提供温暖和依靠的男人。

在为张天蔚送行的时候,许立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皮特很喜欢你,想和你住在一起。你有什么看法?”

听到许立的话,张天蔚喜出望外。都这么久了,他就是没找到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当张天蔚告诉父母她与许立的关系时,她母亲表达了她的担忧。她说:“许立霸道,强势。你考虑过吗?”

张天蔚告诉父母他对与许立相处的感受,让他们放心。两位老人也化烦恼为快乐。说实话,他们也为有这么优秀的儿媳妇而骄傲。

许立以为张天蔚和父母住在一起,还带着孩子。她觉得自己还是得有个房子。

1995年底,徐丽用自己的积蓄首付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子。从此,她和皮特终于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

1996年,许立和张天蔚结婚,张天蔚搬进了许立买的房子。从此,徐丽和儿子不仅有了家,有了房子,还有了爱,有了家庭。

徐丽和张天蔚的婚姻甜蜜幸福。有了家的港湾和张天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徐丽的生活和事业更加从容。徐丽说,她应该感谢优秀的丈夫的冷静。

“我很幸运能和他在一起。* * *他对我的生活和思想帮助很大。在家里,他叫我‘小可爱’或者‘小东西’。他喜欢用逻辑来警告我:‘你喊的时候别看那么凶,你的逻辑有问题,找到你的逻辑再回来找我谈’。”

除了相互包容和理解,儿子皮特也成为了徐丽夫妻婚姻中最大的稳定。他终于有了家庭,年轻的皮特很珍惜父母的爱和家庭的和谐与爱的氛围。

有一次,许立和张天蔚因为琐事发生了争吵。儿子皮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天蔚和许立都去上班后,皮特悄悄从父母卧室的抽屉里翻出了母亲的结婚证。把它撕碎了。

他在抽屉里留了一张小纸条:“我同学说没有结婚证不能离婚。以后不能吵架了。我们应该永远在一起!”"

写完纸条后,他故意做了一些片段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许立下班回来看到纸条,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张天蔚完整的结婚证里,她还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你一定要爱你妈妈,不要和她吵架,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看到这两张纸条后,许立不禁久久不能自已,仿佛这一刻突然被定格。面对懂事的儿子,徐丽的眼泪不停地流,空气静得可以听到眼泪掉在地上的声音。

张天蔚回家后,许立给他看了两张纸和一张残破的结婚证。当张天蔚看到它时,他也非常震惊。他安慰许立说:“孩子真懂事。我们以后一定会听孩子的话,不会吵架的。”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许立和张天蔚言归于好。从此,徐丽的性格变得柔软,学会了迂回。她将在家里和张天蔚讨论事情。

经过多年的磨合,许立和张天蔚成了最了解对方的人。他们通常有不同的想法。即使在家里买东西,他们也会分别买同样的5斤大米和两盎司绿茶。连茶叶的品种都一样。

张天蔚开车时,总是喜欢用一只手握住许立。只要他一个眼神,许立就会心领神会,伸手。

因为张天蔚住在许立的房子里,同事们戏称他是上门女婿。他曾提议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但许立不同意。直到2009年,徐立才带着儿子搬到张天蔚的房子里。

2010后的徐丽已经成为央视国际频道最具知名度和人气的女主播,在国际频道的地位已经确立。儿子皮特已经长大,进入了理想的大学。从此,许立的生活变得更加悠闲自得。

至此,她开始追求主播工作之外的生活。徐丽有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她曾经被《青藏高原》、《天路》、《小城故事》等歌曲惊艳到。

除了唱歌,徐丽还喜欢写作。她先后出版了《女人是一种态度》、《优雅是一种选择》、《丫口》三本书,与读者和粉丝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婚恋观、人生经历。在书中,她用丰富的质感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表达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悟。

甜蜜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和谐的家庭,都给了徐丽超乎寻常的自信。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正如她在书中所写,女人是一种态度,是成功职业女性的迷人人生,是树立榜样的力量。

2021年8月25日,是徐丽告别央视荧屏的日子。许立对退休早有心理准备,他和爱人张天蔚已经计划好退休后要做什么。但当我即将离开工作了29年的舞台时,我还是会舍不得。面对退休,徐丽告诉自己:“人生就是这样,告别就是告别。”

在昨晚直播的最后,徐丽向镜头挥了挥手,正式标志着徐丽职业生涯的结束,等待她的是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天地。

退休后,徐丽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家人。在她的视频账户上,她与网友分享了她九十多岁时与公婆的幸福生活。

在她的签名中,徐丽写道,“眸中有光,清澈清爽。常读书,常运动,常与花花草草,常与远方的约会。”退休后,徐丽形容自己“退休无止境”。也许对她来说,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徐丽的人生是励志的,也是幸福的。然而,在幸福之外,徐丽也有自己的辛酸和遗憾。

退休后,徐丽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儿子“皮特”的辛酸往事。她的话充满了她作为母亲对孩子的亏欠。为了事业奋斗,儿子年轻时的艰辛经历成了她最苦涩的回忆。

此外,许立对丈夫张天蔚也有一丝歉意。徐丽后悔没有给丈夫生孩子。她说:“男人没有自己的孩子,真可惜。”她说,尽管张天蔚从未提起过这件事,但她认为这对她的丈夫来说是一个遗憾。

生活并不完美。徐丽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事业上勇攀高峰,在家庭上收获幸福,在人生道路上深思。她的一生足以成为无数人的榜样。

对于这样一个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励志上进的优秀主播,祝她永远青春,永远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