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的专辑曲目
一个人的龟兹 草原石头祭 永远的长安 敦煌生命 和田寻宝 探访黑水城 十字路口上的咯什 生与死的楼兰 青海之路 主题曲《思念与对视》 吐鲁番的记忆 序曲《向东方向西方》 片头曲 翻译序
NHK和CCTV合作制作的新丝绸之路,在VeryCD 已有NHK和KBS的电视播放版本陆续发表。但一直没有中文字幕,非常遗憾。特别是CCTV本版的丝绸之路播出后,国内媒体一片叫好。可是很多朋友无法将NHK本版和CCTV版本做比较,至今也是一遗憾之事。这次有机会得到该片的DVD版本,而且是一个加长版(电视播放的是60分钟版,DVD是90分钟版),终于燃起翻译的冲动,将此片献给朋友们。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错误和不够周到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该片作为日本广播开始80周年的纪念节目,于2004年至2005年与CCTV合作制作。虽说合作制作,但是采访,拍摄几乎是独立进行,只是在资金以及一些素材方面进行资源***享。CCTV版整篇,除反复播放的赞助商广告中,雅玛多运输的汽车上有NHK三字以外、未曾提及只字的NHK。可能为了顾及国内的某些情绪,还是想强调独立知识产权,就不得而知了。倒是NHK 必在最后制作人员表里,必列合作方 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好像是中途参加的KBS(相当于韩国的中央电视台)。每次必定将国内的被采访的单位等一一列上。
虽然NHK版本和CCTV版本都是10集,而且10集的标题极为相似,但实际的内容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可能CCTV只是想拍一部历史科普片。而NHK则是想拍一部通过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了解过去,反省现今,展望未来的时事纪录片。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反映当时话题中的西部大开发,中国改革开放的现状。对NHK来说这是80周年的纪念节目,可谓是势在必得。
CCTV和NHK以不同的视角,将丝绸之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作为个人意见,花费大量 资金,通过古装再现古代丝绸之路场面的CCTV版,最终没能配上一部好的解说词,总令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就像记得小学老师常说的写作文不能报流水账,要有中心思想,要有寓意,这样才是一篇好作文。华而不实的CCTV版,以其大量气势磅礴的花费昂贵的古装镜头来衡量的话,其性价比应该说是不高的。
反之 NHK可以说是朴实无华,以脚踏实地的采访作风,几辆越野车,几台摄影机,走遍丝路,用文物的考证来解释过去的方法,用采访镜头来论证解说词观点的手法,将丝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在观众面前。10集篇幅,古装再现场面少之又少。
CCTV可能也有难言之处,我们的主流媒体已很少采用以史为鉴,剖析现今的纪实手法了。百家讲坛也好,纪录片《故宫》也好,《新丝绸之路》也好,古代就是古代, 不牵扯现代是我们当今所谓的花絮文化的典型代表。民众也需要这样的花絮。民众只想听听故事,看看风景,不需多加追究,这就是当今的花絮文化。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且让我们来慢慢品味另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吧。
在此特别感谢 NHK纪录片同好会的朋友们在翻译过程中给与的各种支持
另外该系列***10集 每集都将压制成内嵌字幕的850M 5集就正好一张DVD,可以在带MPEG4的DVD播放器上直接收看。
(注:花絮文化的定义是个人观点。DVD里经常会有那种制片花絮,告诉你一些制作 背后的故事,一般只是为提高观众的兴趣,并无太多的实质意义。CCTV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也好,《红楼梦》也好,《明王朝》《清王朝》感觉就是这种花絮文化。论古不评今,缺乏了寓意的作品那只能称为花絮文化了。CCTV的新丝绸之路顶多是百家讲坛的外景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