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如下:

(一)内部驱动因素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单位全体成员所遵循的* * *共同意识、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标准的总和。文化是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它表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精神。在企业中,企业的道德价值主要是企业领导者或创始人的道德价值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其员工的行为。如果企业家是一个责任心强、道德修养好、有远见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将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奸商,那么在他的领导下,企业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一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人文关怀的企业,其员工往往不注重企业社会责任;而一个以人为本,进取创新的企业,其员工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强,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企业声誉

企业声誉是企业给公众的综合印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声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产品和服务、企业战略、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等。同时,它需要企业长期持续的努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获得品牌、信誉、创意等无形资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有了更多的利润,企业就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责任活动中,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唯利是图,只看到短期利润,无孔不入的媒体和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会将企业的错误无限扩大,伤害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比如2005年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后,搜狐、新浪等网站的调查显示,80%的网民表示近期不会购买雀巢产品,或者以后再也不会购买。企业精心打造的这个品牌,可能仅仅因为这个小细节就失去了一大批消费者,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也大打折扣。

3.企业战略

企业不得不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自然资源、政策等。由于这些因素,企业只有将其纳入战略层面,才能应对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它们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总干事乔治?格奥尔格·凯尔最近在接受《中国企业》专访时指出,践行社会责任应该是企业的一项战略决策。只有将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纳入战略层面,企业才能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问题。

4.吸引和留住员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工作环境,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人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带动公司的声誉,大多数人会把公司的声誉作为决定是否去事业单位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这也是企业用来吸引优秀人才的差异化策略之一。此外,企业社会责任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没有人会对一个臭名昭著、缺乏同情心和不负责任的公司有很大的忠诚度。

(二)外部驱动因素

1政府监管

企业对利润的盲目追求必然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成本,而这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监管。政府将制定法律、规范和措施,采取一系列强制性措施确保社会责任理念的落实,甚至通过惩罚性措施对那些恶意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制裁。相反,政府实施优惠措施支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关系,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把市场经济的规则推向了全世界,这对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具有积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市场日益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的单一行为,而是全球供应链的共同责任,这是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许多国际组织、政府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都在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SA8000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首先在美国推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跨国企业行动指南》,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跨国公司与社会政策三方宣言》和《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推出了ISO9000(管理)、ISO14000(环境)、ISO26000(环境)。因此,企业要想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融入世界潮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3.媒体和非政府组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媒体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媒体会给予正面报道,对企业造成广告效应,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给企业带来潜在利益,从而进一步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如果企业的经营行为违反了社会责任,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曝光,这将增加企业在社会上的压力,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此外,值得长期关注的力量还有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等。虽然这些组织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发出足够的声音,但他们未来的驱动力不容忽视。

4.顾客

对于企业来说,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成为了日常工作。如果消费者认为企业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把手中的票投给其他企业,这样会损害企业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联合起来抵制,比如拒绝购买,通过消协等机构维权,或者通过法律,最终在市场上形成对企业产品的排斥。这将严重带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反,因为获得信任而成功的企业有很多先例。比如强生回收了800万粒有毒胶囊,后来发现只有75粒胶囊被氰化物污染,而且是人为销毁的。尽管该公司为回收付出了1亿美元的代价,但其坚决回收的决定表明,强生公司坚持其信条:“公众和客户的利益第一。”这一决定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赞誉,就连一向苛刻的华尔街日报也称赞道:“强生为了不让任何人再次陷入危险,宁愿自己承担巨额损失。”

5.投资者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将被投资企业的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纳入投资依据,并且必须能够证明投资于这样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利润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