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忠的代表性成就

《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版,百种法治观系列之二——百名法学家论中国法治进程;

《刑法规范的演进与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协调——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机制协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关于修改检察院组织法的若干问题》,《关于加强法律监督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证据研究的新探索,检察日报,学术杂志第3版,2008年5月29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年出版的《在和谐社会背景下修订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与证据应用》第四卷;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原则与特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问题与展望》;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第6号(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改革完善刑事诉讼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宽严相济视野下的刑事诉讼改革》;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法制日报,10,2008年3月2日;

评《中国刑法贿赂犯罪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特点》,载《当代刑法发展》,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法治与和谐,团结出版社,人权与和谐世界,2007年;

《关于现行不起诉制度的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2007年第24期;

新刑法典是我国刑法体系发展的里程碑,人民检察院2007年第19期;

《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中国检察权的宪政基础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检察权研究——宪政视角下的分析》;

《法学教育恢复高考30年的回顾与思考》,《检察日报》2007年8月31第2、3版;

《检察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展望》,人民检察院,2007年第15期;

网络与知识产权犯罪管辖,人民检察院,2007年增刊;

《中国贿赂犯罪刑法典的演进与思考》,《检察日报》,第3版,2007年4月19日;

惩治“买官卖官”犯罪与改革完善刑事法律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刑事诉讼与证据应用》第四卷;

《法学毕业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法律出版社,2007年,《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和谐社会与法治保障》,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2007年第2期。

《官帽交易后的法律弱点》,《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6年第9期;

还发表过《依法治国:确保社会和谐》、《中国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刑事立案监督与侦查监督的法律地位》、《腐败的特点、危害与遏制》、《引渡法若干问题研究》、《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思考》等论文。《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我写的《中国刑法三十年》(1978-2008);

《中国法治三十年》,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我写的第四章《刑事司法的追求》;

《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合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我写的第十三章,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机制协调》,第一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典型疑难案例详解》第一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主编:《法律适用与检察业务研究》(第一主编)、《党政干部法律顾问》(主编)、《中国检察业务教程》(副主编)、《经济犯罪追诉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主编)、《典型疑难案件分析》(主编)、《法律适用研究》(主编)、《中国检察年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主编)

2006年司法部重点法学科研项目《法律监督制度研究》;

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研究,中国检察理论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2006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