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如何运用国际分工理论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大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因此,中国在新世纪的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自然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看来,无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中国都一定会在新世纪的前20年从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中心之一。一、世界经济呈现的历史机遇首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二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形成了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趋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必将发展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之一。18世纪工业革命开启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两三百年铸就了一批工业化国家。到20世纪末,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有64个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这期间,英国、美国、日本先后被铸造成历史上的“世界工厂”。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日渐衰落,有的已经成为“夕阳产业”。许多企业已经转移到国外,特别是一些一般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导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比如在1970到1992的20多年间,美国这两个比例分别从32%下降到26%和从25%下降到18%;在英国,它分别从44%下降到32%和从33%下降到20%;在日本,这一比例从47%降至42%,从36%降至26%。对于后工业社会来说,第二产业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会从工业化高峰期(60%左右)开始下降,这是一个合法的发展,但并没有动摇美日英的制造业大国地位,而是与制造业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密切相关。在这一历史性的产业转移趋势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主体的工业化进程。为了区别于200多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第一轮世界工业化,我把这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工业化称为第二轮世界工业化,或者说世界工业化后期。这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战后获得政治独立后,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独立推进工业化。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东亚发展中地区出现了“四小龙”,被世界称为“新工业经济体”(mies)。随后,东盟和中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加速工业化起飞,并在亚洲金融危机(1997)前的20年里,分别实现了7%和9%的年均增长率,创造了“东亚奇迹”。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在1970-2001期间,农业和工业占印度尼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35.2%下降到16.2%和从28.0%上升到36.0%。泰国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分别从30.2%下降到8.0%,从25.7%上升到44.0%。菲律宾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分别从28.2%下降到20.1%,从33.7%上升到34.0%。1980-200110期间,马来西亚农业和工业比重分别从22.9%下降到8.2%和从35.8%上升到43.1%。1970-2006年5438+0期间农业占中国GDP的比重由35.22%下降到15.23%,同期工业比重由40.49%上升到51.15%。简而言之,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工业比重的上升正在标志着东亚发展中地区工业化的推进,而工业增长的主要部分来自制造业。值得强调的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是与本地区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制造业)相结合的。一些正在失去优势的制造业首先从美国和日本转移到“四小龙”,然后从“四小龙”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六七十年代转移纺织服装产业,八十年代转移家电化工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投资增长放缓,而美国对东亚的投资迅速增加,特别是在这一地区发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零部件或组装加工业。正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自主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相结合,使得在东亚等发展中地区铸造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中心)成为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这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二轮世界工业化,有其历史造成的结构性缺陷:(1)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如果说在传统工业化时期,制造业曾经代表当时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那么今天代表最高科技水平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而不是制造业。如今,第二轮世界工业化锻造的世界制造业基地或中心,已经失去了那些年“世界工厂”的壮丽光环,在科技和经济水平上与垄断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2)就制造业发展本身而言,其发展壮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科技发展的实力为其铺路,二是要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撑一般制造业。当时发达国家就是靠这两个条件来推动工业化的。现在发展中国家是在科技发展薄弱,装备制造滞后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即使是现在已经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也严重受制于这段历史造成的结构性缺陷(这一点本文后面会进一步阐述)。在这种经济结构的制约下,制造业即使能做大,也很难做强。即使大量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也大多是一般制造业和一般技术。只有发展国内科技发展实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强大的装备工业,才能把制造大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或世界级制造基地。不是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能建成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或中心),就像历史上几十个工业化国家中只有几个成为“世界工厂”一样。我认为中国最早有可能在本世纪前20-30年成为这样的新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或中心)之一,因为中国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条件是:(1)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中国也是贸易大国,世界贸易排名第六,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支撑制造业发展;(3)近年来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4)工业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通讯等。)比较强势;(5)建立了包括一些高新技术在内的多门类工业生产体系。虽然技术基础薄弱,但行业本身的支撑能力较强;(6)劳动力成本低,优质劳动力资源大,每年理工大学毕业生数百万,外国留学生40多万;(7)制造业从沿海向西部梯度延伸的空间广阔。中国的上述优势,结合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势必为中国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提供重大历史机遇。关键是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国内外有利条件,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第二,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要求中国正处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时期,工业化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然而,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中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5.23%,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到51.15%和33.62%。根据UNIDO的研究,二产占GDP 40%-60%的都是半工业化国家,中国目前应该属于半工业化国家。据统计,中国63.9%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全社会就业结构中第一生产占50%。大量从业人员占半壁江山,却只创造了15.2%的商品财富,养活了60%以上的人口。这是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找到农业和农村的出路,即找到与之相联系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的出路,即通过发展制造业、基础产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将农业和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诚然农业本身的技术改造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据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估计,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4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45%。另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在未来20年保持年均7-7.5%的GDP增速,全社会就业结构中第一性生产(主要是农业)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下降到30-32%,即下降18-20个百分点,很快就是1.4-1.5亿。同时,如果年均经济增长7-7.5%,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年均提高0.70-0.75个百分点。这样,二产占GDP的比重可以从目前的51%提高到2020年的64%左右,达到工业国家要求的国际公认指标。这是工业化的重要历史任务。另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是加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结构,即建立强大的科技发展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科技发明的物质载体,是驱动制造业乃至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的引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有一定基础,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强,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最近出版的一本专著深刻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根本的是技术开发薄弱,制造加工质量不高。过去我们大力发展装备工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如技术引进、企业技术改造等,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行业与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另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从总量上看,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装备制造大国。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国产的装备时,发现的却是“国内身,国外头”。中国整体工业装备水平落后发达国家20-30年。“这种情况值得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一是主要热衷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在吸收、消化、创新方面投入不够,导致自主开发能力弱;第二,国外企业可以转让通用技术,但严格限制核心技术。即使是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甚至R&D机构,也紧紧抓住“专利权”不放。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以1998为例,国内工业企业797万余家,申请发明专利的国内企业(即2474家)仅占3%,* * *申请专利2480件,而美国在华企业申请专利5433件,日本企业在华申请专利7588件。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差距,以及国外企业对技术的严格遵循,在此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建立和壮大我国自主科技发展力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无论是把中国的二元经济建设成现代经济,还是加强中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都必须通过工业化阶段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把中国从制造大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和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是中国工业化历史任务的必然结果。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工业化的这个历史阶段是无法超越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工业化阶段要完成的历史性任务,特别是几亿农民的转移。但是,我们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我们既不能走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的传统道路,也不能等到工业化完成再搞信息化,而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们应该走一条尊重历史规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