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储能原理

飞轮储能的原理是高速飞轮的电能和机械动能可以通过电动机/发电机往复双向电动机进行转换和储存,并通过调频、整流、恒压和不同类型的负载接口来实现。

飞轮储能是指由电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然后在必要时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其技术特点是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飞轮体是飞轮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旨在提高转子的极限角速度,减轻转子重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飞轮储能系统的储能作用。它大多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2022年4月11日,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调试两台1 MW飞轮储能装置,并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2023年4月4日,国内首个“飞轮+锂电池储能”复合调频项目——中国华电朔州热电复合调频项目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飞轮和电化学复合储能领域的空白。

飞轮储能的组成结构

飞轮体是飞轮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旨在提高转子的极限角速度,减轻转子重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飞轮储能系统的储能作用。它大多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轴承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飞轮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寿命。应用的飞轮储能系统多采用磁悬浮系统,减少电机转子转动时的摩擦,降低机械损耗,提高储能效率。

飞轮储能系统以电动机/发电机及其控制为核心,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转换。电动机/发电机集成一个部件,在储能时作为电动机运行,电动机由外部电能驱动,带动飞轮转子加速到设定速度。当能量释放后,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向外界输出电能。此时,飞轮的转速不断降低。显然,低损耗和高效率的电动机/发电机是高效能量传输的关键。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飞轮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