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概述中商科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定义

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技术转让是技术提供者将一定内容的技术跨越国界,以一定的形式转让给技术接受者使用的行为。

国际技术转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商业性的国际技术转让,即不同国家的政府机构之间以技术援助的形式进行的免费技术转让;另一种是商业性国际技术转让,即政府机构或企业根据商业条件签订有偿技术转让的技术协议或合同。后一种技术转让是有利可图的,这种商业性的国际技术转让称为国际技术贸易。

二、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

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技术贸易不仅能给技术出口国带来可观的技术转让费,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而且对技术进口国更有利。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和发展,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此外,还可以缩短开发时间,节约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标的的内容不同

国际技术贸易是以无形的技术知识即知识产权作为贸易标的物进入市场并进行转让的一种贸易活动。技术贸易的标的主要是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

专利贸易主要是指专利权人通过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或合同,将其专利技术转让给另一方。商标贸易是指商标所有人通过商标许可协议或合同将商标转让给另一方使用。专有技术通常是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未公开的技术秘密和经验。专有技术贸易是指拥有专有技术的一方通过签署专有技术许可协议或合同将其专有技术转让给另一方。在贸易实践中,技术贸易往往将无形的技术知识与相关的机器设备相结合。

走吧。在技术贸易中,前者叫软件,后者叫硬件。如果贸易中只有机器设备而没有技术知识的转让,这种交易就不属于技术贸易。与技术贸易不同,商品贸易的标的物是有形的货物,如消费品、原材料、机器设备等。这些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商品。因此,它们之间的贸易标的是不同的。

(2)交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同。

技术贸易是指技术的拥有者或提供者在一定条件下将技术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转让给接受者,但技术的所有权并未转移给技术的接受者。技术的接受者只能取得技术标的物的使用权,而不能取得技术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技术交易的原则是标的物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交易。在商品交易中,一种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转让,卖方失去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卖方无权继续控制和使用该商品。

(C)贸易双方的关系存在差异。

国际技术贸易中双方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履行期一般较长,一般为5-7年,最长可达10年。在合同期内,双方在转让和技术使用方面形成了长期的技术合作、技术限制和反限制的关系。与此不同的是,商品贸易合同的履行期通常较短,商品贸易合同双方之间不存在合作、技术限制和反限制的关系。

(四)交易对象的定价原则存在差异。

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的接受方一般采用利润分成原则对技术贸易标的物进行定价,即利润越大,技术使用费越高;反之,利润越小,技术使用费越低。商品交易标的物的价格通常是在商品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与利润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E)在贸易所涉及的法律方面存在差异。

国际技术贸易所涉及的法律不仅适用于各国有关货物买卖和合同的法律,而且受国际公约或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管辖,如工业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商品贸易合同主要适用于各国关于货物买卖的法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等。因此,国际技术贸易所涉及的法律和公约比商品贸易合同更加广泛和复杂。

(6)国际收支存在差异。

国际技术贸易的收入和支出属于无形商品贸易,一般不计入国家的对外贸易资产负债表,而通常反映在一国国际资产负债表的经常项目中。商品进出口是中国贸易平衡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