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虽然从业者都知道未来知识付费仍有发展空间,但业内普遍存在一个疑问:成人知识付费的天花板到了吗?知识付费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2018开始,朋友圈卖知识焦虑的公开课和网络课程少了。2017年底,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罗振宇骗局》的文章。文章指出,以罗振宇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内容提供者,抓住了学习者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的欲望,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却无法从根本上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当时这篇文章在整个知识付费领域影响很大。就连罗振宇也从一开始的不评论认真起来,告诉大众他会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做知识付费内容和相应的服务。

观察身边的小伙伴,很多小伙伴因为知识焦虑,买了很多知识付费产品,但是一年下来,发现这些知识根本没学几个。他们焦虑或焦虑,他们不会。所以在2018,他们一般不会选择购买这些专注于解决知识焦虑问题的知识付费产品,同时也会劝阻身边的亲朋好友购买知识付费内容。

在这种负面影响下,业内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声音:为知识付费,尤其是成人领域的知识付费,是不是很酷?

虽然从业者都知道未来知识付费仍有发展空间,但业内普遍存在一个疑问:成人知识付费的天花板到了吗?知识付费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及发展趋势分析》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过程中对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高,即使是中上游内容方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只有30%。

企鹅智酷的数据还显示:

在已经为知识付费的消费者中,28%的人表示对体验满意,49.7%的人表示一般,12.3%的人表示不满意,认为可以找到免费的方式获得。

知识付费的口号已经不是媒体的舆论了,那么知识付费真的不行吗?

答案不是绝对的。从知识付费的线上学习模式来看,线上学习相比传统的线下学习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成人教育领域,如果知识付费能够回归服务价值,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迎来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实物商品还是虚拟知识产品,价格因素都是人们产生购买欲望后影响其消费行为的第一道门槛。与传统的线下学习相比,线上学习成本一般只有线下学习成本的1/3甚至1/10。对于现在成人教育的主要群体,80后,90后来说,价格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在成人教育领域,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学习者不会有“完整”的一天来学习,大部分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传统的线下学习中,学习者为了参加培训班或者听课,需要花费一整块的时间,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而线上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大大降低时间和精力的成本。

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后能得到的回报才是决定性因素。在传统的线下学习中,一次性学习的回报其实是有限的,而线上学习的优势则完全凸显出来:可以反复听,随时随地学习,大大巩固了学习效果,让回报更加明显。

虽然知识付费的理论越来越烂,但是当我们回归到服务价值的理性分析时,在线学习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知识付费经济报告》数据显示,超过55%的网民为知识付费。艾瑞咨询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在线获取知识成为人们长期持续的需求。同时,随着近年来会员体系的成熟,人们也逐渐养成了为优质互联网内容付费的习惯。

整体来看,内容付费渗透率持续提升,内容付费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

那么,知识付费的生态未来会怎么走?

根据目前知识付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们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实际体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曾经高喊的解决知识焦虑其实是知识付费的伪命题,下一阶段的知识付费必须聚焦于如何让学习者获得真正有效的学习效果。

基于这样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判断成人知识付费领域的发展趋势如下:

如今,互联网上有很多知识付费平台,但与平台相比,内容端显得有点“地广人稀”。无论是头台还是尾电,加载的内容都差不多;内容板块要么心灵鸡汤,要么成功,这也是用户体验差的原因之一。

教育行业其实是典型的慢行业,内容永远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回归内容是知识付费的必然趋势。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片段才能引起消费者持续付费呢?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可以判断以下三个板块将是知识付费的核心领域。

1)职场技能

不仅在知识付费领域,在整个教育市场体系中,职场技能都是最需要的内容板块。从最早的电算化会计到后来的英语培训,再到现在的一些以工具为代表的设计、办公技能的培训,无一不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职场技能内容之所以一直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有效解决职场人士的实际需求。

职场技能包括两个部分:

传统软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实际工作中间的体验来实现的;通过知识付费模式,软技能课程完全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2)爱好

在线教育领域,兴趣爱好的内容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美术、音乐等。

爱好内容之所以能这么轰轰烈烈,主要原因就是兴趣导向。学习者本身对学习效果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更多的是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和老师的认可。

从人们最喜欢的东西出发,不需要承诺学习效果,生命周期会很长。

3)知识扩展

知识拓展是近年来兴起的板块内容,也是互联网上传播特别广泛的内容。

以get为代表,邀请行业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按照标准制作流程制作优质内容,帮助拓宽知识面,实现“神仙引路”的效果。

不容忽视的是,知识拓展的内容在今天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也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如何打磨直击用户痛点的产品,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现在的大部分知识付费产品,基本都是提供听音频或者看视频之类的服务,最多辅助一两次直播或者在微信群里回答问题。但是,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就会发现,在过去,课后,老师会安排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同时,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这些传统教育行业的常规服务内容,在如今的知识付费领域仍然是一个致命的短板。为什么知识付费的学习效果差,口碑不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学习服务,缺乏必要的学习过程支持。

知识付费的学习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知识付费需要平衡三个关键点:碎片化学习、学习规模、学习效果,三者缺一不可。从课程自学到mooc大学、双师课堂到在线1V1,行业内没有真正均衡的知识付费学习模式。

根据业内专家的实践和推断,下一阶段知识付费的标准服务模式将是1+1+N模式。

第一个“1”代表标准化课程。

本课程将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供学习者完成自学。这个“1”满足了碎片化学习的随时随地性,给了学习者最大的自由,也满足了学习规模越来越大带来的各种问题。

第二个“1”代表线上训练营。

线上训练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产生学习效果。线上训练营模式是将线下集中学习模式搬到线上,进行一段时间的线上集中培训,通过学习过程、学习氛围、学习评价三位一体的运作,达到学习效果。

一般的做法是把训练营的所有参与者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配相应的老师。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然后交给老师批改和点评。整个训练营都会有实践练习,根据学习者自身情况或使用真实案例进行,从而帮助学习者学以致用。

同时,教师需要对每个学习者进行阶段性评分,并在学习完成时进行整体评价;教师还需要展示小组学习的效果,并创造相应的氛围。

从学习过程、学习氛围、学习评价三个维度来看,线上训练营会比mooc模式更紧凑,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氛围更浓厚,学生的参与度和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强。

而最后的“n”代表了通过科技的力量实现各种教具。

例如:

这些辅助手段都会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让学习效率更高,让学习过程更加完整,让学习方式更加人性化,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科技智能化是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趋势,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未来教育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就是VR和AR模式的接入。

目前,我们在在线学习中普遍停留在看视频和听音频的模式,但如何实际接触到老师和其他学习者是一个学习者的必要需求。通过VR和AR模式,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会有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这将大大改善学习氛围、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同时,整个AI技术的全面切入也将是未来在线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在K12目前的在线教育领域,已经有相关机构在尝试实现AI老师模式。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课堂上,我们直接面对的老师并不是真正的老师,很可能是一个AI老师。而这个AI老师可以帮你解决80%的常见问题,剩下20%的问题会由真人来帮你解决。

只有AI技术的全面发展,才能让在线教育进入更广阔的舞台。

在文化教育领域,最长久、最有价值的变现方式就是生产IP,通过内核带动增长。如今传统教育领域的两大巨头新东方和学而思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在线教育领域,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个人教育IP的建立会更快,规模效应会更大。

“Get”这个品牌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知识拓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再比如喜马拉雅平台,短短六年就成为了一家估值超过200亿的公司。

所以可以预测,未来三年,每个细分领域至少会有五个国民IP。谁能真正成为细分领域的IP代表,谁就将在下一阶段的知识付费竞争中占据巨大的领先优势。

未来几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将翻倍,知识付费也将进入以学习效果为核心的阶段。到时候也很有可能出现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大型企业,这对于现在的知识付费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知识付费和买书、参加培训办公室一样,都是知识产权业务。只是战场转到线上了。那么这种需求会消失吗?不会,但是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吗?当然啦!这是市场规律。

发展方向是从图文到视频,从视频到社交,再到定制服务。知识付费能玩的花样肯定比线下多。单纯依靠平台的推荐,其实是很难的。你还必须有产品创新和营销意识。

进入门槛低,不代表容易成功。相反,它代表着更激烈的竞争。想要达到人头的收入,并不会比传统的写作和培训讲座更容易付出。但不像传统的红海,你要么出局,要么活着。

既然环境变了,想法可能需要一些转化,把知识付费作为交友的入口可能更合适。这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事实上,即使是传统出版,现在也只是一种扩大影响力的手段。

未来知识付费的核心是在理论知识之外,提供更多的应用案例和软件工具,可以直接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

知识付费=理论公式+应用题理论公式

现在原理一大堆,知识付费大佬都有自己的专用app,一堆干货,但是当你想用的时候,却发现可操作性不强。但理论是基础,必须先学!

应用问题

我买了WPS的会员,买的原因必然是写各种素材。记得有一次写一个新行业的合同,我绞尽脑汁了一上午,总是发现很多地方考虑不清楚。结果我在WPS模板上找到了一个同样场景的合约,里面立刻就被会员占满了。根据这个合同的实际情况,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合同,领导很满意。为什么人们愿意为知识付费,因为这些知识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理论基础上,知识付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知识付费的未来方向

假传千书,一句话,未来的知识付费领域必然是一个理论简单化,操作性强的方向。而且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现在知识是付费的:文章,视频,音频,一对一指导。

未来知识付费:文章、视频、音频、一对一指导,以及实际能使用这些知识的app。

例如,知识付费课程是“有效管理你的时间”。除了给你提供各种学习资料,还要给你提供一个“时间清单管理APP”,类似于“打勾清单”。他把之前理论学习中的关键知识都做成了应用规范,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复习理论,理解时间管理的精髓,同时利用软件真正达到学习目的。

在未来,知识销售的价格可能会降低。他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做成可操作的APP,可以指导实际工作,通过APP按月收费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