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交易模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引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使人们能够以非常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更加复杂的商务活动,将手工和电子信息处理整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商务系统运行的严谨性和效率。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模式。

在传统零售商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环境。当消费者进入场景时,他们通常要看他们购买的产品。消费者倾向于关注外在质量,产品内在质量及其性能不足。这个时候能影响消费者购物的,就是销售人员的态度。态度优秀的销售人员会极力向顾客推荐新产品,并详细解释消费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态度不好的消费者,经常看到顾客假装没看见,心不在焉,有问必答,甚至就是不理不睬。导致本来可以卖给消费者的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环境下购物的消费者身心极度压抑。

在网上,就很不一样了。有很多购物网站,网站上的商品无处不在。顾客可以在任何购物网站上点击、浏览、比较和选择更多。购物没有压力,也不用考虑销售人员的情绪,可以更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

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企业经营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媒体和消费者传播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发布广告信息。消费者不了解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无法直接了解,只能被动接受广告中传递的信息。而网络则不同,它具有广阔的传播时空、非强制性、全天候传播,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点击企业的网站;查看企业信息,方便快捷;消费者还可以利用友情链接或搜索引擎,直接或间接去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网站了解相关产品信息,从而全面了解产品信息。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连锁经营。

传统品牌营销拿实力去占领优质资源,渠道为王,终端为王。高租金、高人工、高成本是发展的瓶颈,是发展中小企业的利润吞噬者。无论PPG的B2C模式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出现对传统营销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冲击了强大品牌和外资企业在传统渠道筑起的堤坝,以期随时打造一个新的、公平的、奇迹般的商业生态系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子商务对传统品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无论是在供应链的变革,还是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都可能成为其快速成长的开始,从而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今的网上销售和十几年前的零售连锁企业差不多。新零售业态代表了生活和购物的新需求。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可以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传统企业受到资金链长、地域限制等条件的制约,无法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而电子商务可以帮助其实现低成本的“货遍天下”。所以传统企业做电商不仅仅是需求的一个变化,更是整个行业和终端用户的同一个需求。

(三)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缓慢,但在西方国家由于市场广阔、高效便捷、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而发展迅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为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它将给面临“洗牌”风险的整个贸易业和金融业带来强烈冲击,但也为金融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由此产生了以下金融业的新兴业务范围:

(1)安全电子交易服务;

(2)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

(3)网上银行;

(4)网上证券交易和管理;

(5)电子货币管理;

(6)网上保险业务;

(7)在线金融信息服务;

(八)财务评估和认证服务;

(9)加密、防火墙和金融安全服务。

(四)电子商务将改变政府部门的管理行为。

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在调节市场经济运行、防止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将重视电子商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其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