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超过韩国汽车了?
然而现在的韩系车其实已经演变成这个样子了:
那么,在buy buy君眼里,2020年的韩系车是什么水平呢?现阶段韩系车和自主车谁更强?
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在起步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走模仿和借鉴的道路,以现代和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也不例外。丰田、日产、三菱等日系品牌所拥有的车型都是韩系车模仿的对象。
而韩系车的模仿和借鉴阶段很短,真正开始发力,走向国际市场是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265,438+20世纪初,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原创设计语言,没有其他国家品牌模式的痕迹。
到2010左右,韩系品牌在设计上有了第一次突破,现代确立了“流体雕塑”的设计理念,而起亚也有了“咆哮”的前脸设计风格,使得韩系车在包括北美和中国在内的主流汽车市场实现了爆发式的销量增长。
从那以后,韩系车的价值确实经历了短暂的“崩塌”,但依然坚持了当初的设计。现代和起亚也在去年分别发布了一鸣惊人的第十代索纳塔和新一代K5,不逊于任何欧美日对手,回归价值巅峰。如果挡住车标,很多人第一眼就觉得这不是韩系车。
早期韩系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都是抄袭日系车的。但如今,韩系汽车在三大部分都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
例如,现代起亚集团去年发布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简单地延长气门开启和关闭时间,从而使发动机保持阿特金森循环状态,提高燃油经济性,大大优化排放性能。目前主流厂家采用的配气技术只能改变气门重叠角和升程,不能改变气门连续开启角。
正是依靠CVVD技术,现代起亚集团最新的1.6T发动机获得了“2020沃德十佳动力总成”大奖。像AT自动变速箱带液力变矩器这种高精尖的技术,韩国车至少在10年前就掌握了,当时国内很多自主品牌如长城、海马等都有采购。
不仅如此,韩国品牌在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等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先不说哪种能源才是未来真正有前途的新能源,但是对于韩系车来说“撒网”的方式无疑不仅多了一条腿可以走,而且对自身研发实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韩系车有如此强大的技术储备,自然离不开背后的供应商体系,这也是从日系车,尤其是丰田那里学来的。不夸张的说,韩系车长期以来都是被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教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丰田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有爱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现代起亚集团有莫比乌斯。莫比乌斯的作用和爱信类似。不仅为现代起亚集团车型提供大小零部件,还销售给其他汽车品牌。
我们所熟悉的现代起亚品牌车型的变速箱大部分都是莫比乌斯产品,底盘零部件、电气化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也来自莫比乌斯,这使得现代起亚集团拥有和丰田集团一样的闭环供应链,从而实现采购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因为一辆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这些零件安装在我们自己的车型上就可以完美的匹配和调整,同时韩系车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也不逊于日系车,这在全世界都是有口皆碑的。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韩国人和独立派谁更强?
据买买君个人介绍,韩系还是比较强的,原因如下:
首先,就造型设计而言,自动驾驶汽车在过去的十年里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厂商已经基本摆脱了“山寨”,但有些地方似乎仍然熟悉国外的品牌模式。就像一些国产手机,虽然有原创设计,但都和苹果很像。
韩系车在这方面100%原创,有些自主车甚至以韩系车作为“学习”的蓝本。这样,他们就可以互相评判了。
其次,在技术储备上,自主品牌比韩系车还要差。然而,近年来,许多自主品牌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这些发动机几乎都是反向抄袭三菱或丰田,从无到有开发的产品屈指可数,2.0升以上、6缸以上的大排量发动机几乎没有。大部分车型只玩SUV和入门级货。
变速箱方面虽然有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但几乎都是DCT双离合变速箱,而CVT变速箱很少,变速箱方面独立的液力变矩器更是凤毛麟角。DCT双离合变速箱虽然研发难度大,成本低,但综合性能还是不如CVT和AT,这也是自主品牌自动挡车型油耗高,顿挫明显的原因。
反观韩系车,轿车、SUV、MPV,甚至高性能车、跑车一应俱全,各种尺寸、横平竖直平台、低中高档车型的产品线广泛铺开,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或许在中国市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难看到韩系车的高端和小众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韩系车在欧美发达市场取得了销售上的成功,提升了品牌形象。
至于最终的供应商体系,我刚才提到闭环供应链是保证产品可靠性的重要原因,而这恰好是自主品牌的软肋,买买买什么都有。Buy buy君并不否认ZF、爱信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但这些零部件都是从外面采购的,很多供应商只是卖零件不管匹配,导致自主车在油耗、乘坐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都不如韩系。
浪费了这么多口舌,我想很多人一定“讨厌”buy buy先生,说我野心勃勃,良心大大败坏!不过,买买君说的是真的。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只有正视自身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真正使中国成为汽车强国,而不仅仅是大国。汽车强国的标志就是要有一个真正能走出国门,被全世界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否则在国内市场从早到晚永远无法和韩系车抗衡!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