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金融学

二、所属院系:商学院金融系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为依托,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培养和锻造

既有金融经济理论知识和能力,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实施金融专业与外语专业

“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走开放式发展的办学道路,为中外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如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

期货贸易、保险行业以及各类外企公司)培养出能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金融业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基本训练,

并且有相应的业务能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经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

2.掌握现代银行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及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掌握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基本分析方法,胜任银行信用分析、风险管理工作和理财能力;掌握外汇、

证券和期货投资的专门知识与方法,能够对汇市、股市和期货交易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

3. 精通外语,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各项金融业务操作、管理,对外进行各项业务交流等;

4.了解经济与金融学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

5.具有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修养;

6.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5学分,其中公***必修课31学分,公***选修课14学分,

外语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50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752学时;

(三)教学总周数:152周;

(四)毕业论文:6周,4学分;

(五)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

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应用统计学,金融分析,投资学,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

金融会计,经济法,财务分析,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保险学概论,国际结算,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个人理财,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谈判,投资银行学,金融风险管理。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九、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德智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

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经所在院系全面鉴定后准予毕业。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一、专业名称:会计学

二、所属院系:商学院会计系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

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国际商学院

“外语突出、专业领先、综合发展”的教学优势,

以“接轨国际、立足本土”(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为办学宗旨,

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准则”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学、

管理学和良好的会计学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

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涉外企业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

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的基础理论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会计惯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4.达到国际、国内通行的会计专业执业资质;

5.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6.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进行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和业务交流;

7.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

8.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5学分,其中公***必修课31学分,

公***选修课14学分,外语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52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780学时;

(三)教学总周数:127周;

(四)毕业论文(设计):7周,4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

专业必修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财务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审计信息系统;专业限选课:经济法,税法,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学,国际贸易与结算,财政学,经济应用文写作。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军事训练1学分,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具体时间由各专业安排。

九、毕业要求:

(一)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须修满165学分课程,参加学校规定的实习、

军训、毕业论文等各个实践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二)必修课采取考试形式,一般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

选修课一般采取考查形式,每学期一次(期末);

总评成绩参考平时作业、出勤情况、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确定;

(三)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形式,闭卷考试必须同时有A、B两套试卷。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一、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二、所属院系: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的

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经过大学四年

“专业+英语”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扎实的经济学、

管理学和法律基础,熟悉当代国际经贸的发展规律和通行国际贸易惯例,了解主要

贸易对象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

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及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以及相关政策研究的国际化、

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经贸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

前沿和发展动态;

2. 掌握国际贸易的政策背景、政策措施,能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科学评价各国国际

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影响;

3. 通晓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各项专业技能;

4. 精通一门外语(英语),能熟练运用英语获得专业信息并进行书面与口头业务交流;

5.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6. 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5学分,其中公***必修课31学分,公***选修课14学分,

外语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47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752学时;

(三)教学总周数:127周;

(四)毕业论文(设计):7周,4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供应链管理;

专业必修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公司理财,国际营销学,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

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物流,国际文化贸易。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军事训练1学分,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具体时间由各专业安排。

九、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德智体合格,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经所在院系全面鉴定后准予毕业。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一、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二、所属院系:国际商学院管理系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

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国际商学院“外语突出、

专业领先、综合发展”的教学优势,以“接轨国际、立足本土”为办学宗旨,

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实践”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

和会计学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

涉外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和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实践的基本训练,从而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劳工关系的基础理论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惯例及相关的劳工法律、法规;

4.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5.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进行业务交流;

6.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

7.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5学分,其中公***必修课31学分,公***选修课14学分,

外语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46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752学时;

(三)教学总周数:127周;

(四)毕业论文(设计):7周,4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关系与劳工法、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绩效与薪酬管理、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社会学、现代领导学、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管理沟通、

公***关系学、经济法、经济应用文写作、财务分析、金融学、国际贸易与结算、跨国公司、国际商务谈判、

国际商务函电、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公司理财、个人理财。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军事训练1学分,专业及毕业实习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具体时间由各专业安排。

九、毕业要求:

(一)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须修满165学分课程,参加学校规定的实习、军训、毕业论文

等各个实践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二)必修课采取考试形式,一般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选修课一般采取考查形式,

每学期一次(期末);总评成绩参考平时作业、出勤情况、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确定;

(三)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形式,闭卷考试必须同时有A、B两套试卷。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参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