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师教案。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参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和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三学习打好基础。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老师教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二语文教师教案的第一个学习目标。

1.积累“无”、“比”等文言文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剧情,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准确概括项羽的形象。

3.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学会重点梳理剧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准确概括项羽的形象。

学习困难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结合笔记,疏通文意,用红笔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

2.用红笔勾画出描写项羽语言和动作的句子,概括项羽的性格特点。

3.结合课文的故事和描写人物的句子,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说明

1,独立完成辅导计划的自学部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部分,积极尝试,用红笔做笔记。

2.学科班长收集并记录学习计划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习计划一起提交给老师。

3.课后及时修改完善辅导计划,在教材中总结自己的难点问题和解题方法。

学习指导过程

第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添加的单词。

王君璧注一:

一个王乃夫率领部队向东:

今天是我的死期:

千里之外:

成千上万的人,而且还有国王:

纵江东父兄怜君与我:

这一天我的死亡:

禁止穿越:

我如何穿过:

第二,合作探索

1,翻译以下句子。

(1)夜里,乃听说汉军四面楚歌,吓了一跳,说:“汉都得了楚吗?何楚这么多人!”王祥晚上起床,在帐上喝酒。

(2)于是项王上马,带着八百多壮士,乘夜南逃。

(3)然而,如果我今天被困在这里,我今天的死就不是战争罪。

(4)江东虽小,地远,有几十万人,也是王。

(5)天亡我能做什么?况且八千人带着江东子弟渡河西进,今天一个也没有回来。我怎么能看到他们?如果什么都不说,一个人值得吗?

2.霞霞之围,东城之战,乌江自刎,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你从项羽身上读到了什么性格特征?

要求:(1)清场,带着感情读相关句子。

(2)结合动作、表情、语言或心理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

课后培训

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鸿门宴》,项羽的性格在里面表现出了哪些特点?鸿门宴和项羽有什么区别?

高二语文教师教案设计理念之二。

1文本维度。这个词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词语节奏感和音乐性很强,语言充满张力。《醉花吟》里弥漫着浓浓的相思和浓浓的忧伤,老师要带领学生去深深地品味。

2学生维度。现在的中学生喜欢看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远离文学名著,很难被古诗词打动。很难和古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语文老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徜徉在美丽的古典诗词家园,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净化。

3教学理念。根据真实阅读的概念。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内在意蕴和魅力,发现诗歌的魅力,获得持久的感动。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体会到了词的旋律之美。

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场景无缝交融的意境。

品味语言,充分感受相思的苦与美,体会诗人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读,品味语言,让学生带着人情味入国。

难点:深入阅读词中意象,理解意境。

教学设想

1课程类型:味觉鉴赏课程。

教学方法:朗读、品尝、指导。

3学习风格:独立发现,独立品味,独立表达。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评徐悲文主编的《李清照全集》(济南出版社,1版,2005年)

傅兴林《爱之深而苦,雅之技之高》(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96)

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放映第一张幻灯片:

我一天没见你了,三秋。(《诗经》)

红豆灌木生长在南方,春天它们会发芽许多枝条希望思念的人多去采集,肖骁红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王维的相思)

我不后悔腰带渐宽,让人为伊憔悴。(柳永《吴风起》)

你最喜欢哪首诗?请先看完,再说原因。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幅相思图,读一读李清照独自一人在空荡的闺房里,对远在山东的丈夫赵明诚所寄的深深相思。

二、活动之一:朗读——感受节奏之美

1学生免费阅读。

注意发音,押韵,节奏。

阅读提示:

①注意重音。比如“重阳节”中的“你”字要重读。

②注意押韵。此词用了“日”、“兽”、“透”、“袖……薄”等六个韵,表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音乐美。词短而急,从音乐效果来看,押韵平淡,容易传达悲伤的情绪。

③注意节奏。比如“有暗香满袖”这句话是12,应该读作“有暗香满袖”。

4注意语调。读书时要慢而深,怒而平。

让一名学生阅读,另一名学生评价。

请再安静地读一遍。

三、第二项活动:品味——体会情感之美

1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可以选择“担心”这种情绪基调。

2学生活动:自我发现、自我品味“烦恼”的具体表现。

3结合阅读,品味语言。根据学生自己的发现,镜头拨盘,师生、生生完成对话交流。例如:

(1)《雾霭浓云》勾画了一个阴郁的天气,烘托和染出一种阴郁的气氛。也衬托出女诗人的郁闷心情。《雾霭浓云》可以说是抒情主人公情绪经过过滤染色后的情景,也可以说是她心中阴郁的云朵外化产生的“幻觉”。事实上,阴郁的自然景观和孤独悲伤的感情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2“永远”,一天那么长,真让人担心!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已经是深秋了。按照地理常识,白天应该越来越短。怎么会是“永恒的一天”?原来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忧郁把它拉长成了“永恒的一天”

“品”字写的是香料慢慢燃烧,烟慢慢升起:升起的不是悲伤或苦涩吗?!时光悄悄流逝,相思之苦何时结束!

“你”字表示你已经远离亲人很久了,不是一个人过节的时候。重阳节也是家人团聚、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时候,“节中两思亲”。一个“你”字包含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包含了许多委屈和无奈,悲伤和哀愁!也有人认为“有”字可以理解为“但就是”,在这里起渐变和强调的作用。丧偶的时候遇到了一般的节日,比如端午节,刚好够用,但是正好遇到了重阳节。诗人打算在这个节日里突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的珍惜之情。

⑤“子夜”与“白天”“黄昏”连在一起想,委婉地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已经到了每时每刻的地步。

⑥为什么“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千古名句?“瘦”这个词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桑滕》一方面暗示了他在离别中的憔悴和期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的青春和纯真。

一个版本是“人瘦如黄花”。「比」和「相似」孰优孰劣?

答案并不统一,只是自圆其说。“比”,重在度,多几分,意味着多一分胜利;“相似”重在物我合一。怜菊就是可怜人的意思。

引用著名作品(放映幻灯片2):

先是李清照忘了自己,同情菊花的瘦,然后发现了她的瘦,最后看到了她的瘦和那些太菊花的人。她的生活似乎早就和菊花融为一体了。(李长治论李清照)

结尾句是高潮,是千古名句。人们都认为他的话很精彩。一、与帘内玉人相比,帘外黄花处境相似。形神相似,创意极美;而且,因为花细,所以摸到了自己的细。请客人陪主,以命相怜,以物与我交融,用新方法;再次,人之瘦胜于花之瘦,深刻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想出发的重要性,与诗的主题十分契合,给人以缠绵悱恻的美好感觉。(刘乃昌李清照词赏析)

让学生再读一遍。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字字句句都是一颗心。”大声朗读时,请学生设身处地。

4.活动三:想象——感受意境之美

1这个词主要通过什么来表达悲伤?

“黄花”、“黄昏”、“酒”、“西风”等意象,尽可能地传递着相思的忧伤。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学生充分想象后,老师对着背景音乐轻声说出这个词。

3师生交流:你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

古代文人的多愁善感,往往是通过美图来表现的。也许你想的是,薄雾蒙蒙,四周散落,浓云凝重,在天空中飘荡,一个才女,独居,多情;也许,在深夜,凉意袭人,一个美女独自住在碗柜里,孤枕百结愁;或许,夕阳西下,秋菊东篱下,暗香袖中,一个诗人,独自一人,思乡之情,又蠢蠢欲动;也许,西风卷帘门,黄鞠瘦了,一个少妇,如玉憔悴,楚楚可怜...

5.活动4:写作——表达诗意美

以“相思”为题写一句话。写完后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朗读。形成一首现代诗。

示例(展示幻灯片3):

相思是一只风筝,放飞你,永远在我的视线里。

相思是黑夜里的不眠之灯,孤独地醒来。

相思是悄悄从眼角流下的一滴红泪,染红了西方的天空。

第六,一起背所有的单词

七、总结(展示幻灯片四)“字字珠玑,清丽雅致。深情又苦涩。元人的词曲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陈廷焯评清代醉花吟)

相思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的伤感。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相思?如果现实中经历不了相思,请去《诗经》《古诗十九首》,在唐诗宋词中寻找!

第八,老师修改了这首诗并发给了对方(展示幻灯片五)

项斯

晚风吹动了蜡烛。

惊醒

蜷缩在梦的寒冷中

去北方的鹅去相思。

多少西风悲?

眼睛拴在窗棂上

黄色的小花

孤独一个人的黄昏

但却饱含柔情。

九、作业

1课外活动收集的关于相思的诗词,供欣赏。

把《醉花吟》改写成一首散文诗或一首现代诗。

高二语文教师教案第三部分的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汉语。

2.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征。

3.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征;

(1)汉语的区别声调;

(2)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

(3)汉语中的虚词和语序很重要。

教学困难

相同的重点

教学设想

第一节语言文字应用既要落实本节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索汉语、更好地运用汉语的学习欲望。为此,这节课尽量穿插各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生动活泼。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作为中国人,是什么让我们认识了千年,看到了世界?是什么让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能呼吸到珍珠玉石的声音,用细腻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判断天地之美,分析万物之理?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是汉语给了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是汉语给了我们超越时空的能力和天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世界,一起翱翔,一起探索。演示文档

二,课堂活动

(一)中国的美丽与神奇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汉语的美丽和神奇。

1.请看屏幕。这是写在茶杯上的五个字。它能组成多少个句子?

随着

克庆

叶欣

(可以清心;也可以清心;赤子之心也可以;心也能清明;也可以是纯的)

2.请再看看。

汤和热,这两个词从字形上有什么区别?能不能以解说什么的形式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他们的区别?

(唐对唐说:老兄,赶紧回家,你家后院着火了。)

3.纪晓岚和小沈阳之间的对话

嵇巧妙地利用汉语谐音的特点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笑完了,让我们回头看看课本,想想比尔为什么要开玩笑。

(二)汉语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和总结他们的特点。

1.阅读讨论:比尔为什么开玩笑?

2.分析和解释:老师解释了比尔开玩笑的原因。故事杯?一床被子?主要说明汉语音节声调的重要性;公狗?母狗?主要说明汉语词语的搭配特点;我给了他一把刀解释汉语量词的用法。

正是由于汉语和外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语气等方面的差异,汉语才显得委婉含蓄。这就决定了汉语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语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那么她的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语言学家的《石吃狮子》的独特历史。

3.举例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理解。

(1)现代汉语语音特征

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

如《石吃狮史》语言学家无意中写的《石吃狮史》,也别有一番风味:

狮子爱好者石狮石狮发誓要吃掉十只狮子。石总是在市场上看到狮子。十点钟,十头狮子适合赶集。在正确的时间,石狮在正确的市场。石视其为十狮,靠矢势使其十狮不死。石拾得十狮之尸,正适合石室。石室是湿的,所以我让仆人擦拭它。石室擦拭,初尝十狮尸。吃饭的时候,我首先知道的是十狮之尸,其实是十头狮子的尸体。审判口译是一个问题。

4、阅读、翻译、评价

有个诗人叫石,住在石头房子里,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只狮子。石经常去市场看狮子。十点钟,刚好有十只狮子来到市场。这时,恰巧姓石的石来到市场。看这十只狮子。凭借箭的力量,他们死了。姓(石)的收拾了十只狮子,去了石家。石屋内潮湿,姓(石)的就命堂倌打扫石屋。石屋打扫干净,姓(石)的开始试着吃那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只狮子其实是十只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试着解释一下)。全文* * * 93个字,每一个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石,却构成了一篇精彩的短文。

例子:在唐人街开店;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能总结出汉语的哪些特点?

学生总结汉语的语音特点,教师展示PPT: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它的升降有不同的含义。

5.课堂练习

1)按要求阅读下列句子:

宝玉,宝玉,你好。

a代表亲切的感情

b代表怨恨的感觉

2)按要求朗读下列句子:

一个季度生产了400辆汽车。

a表示高生产速度。

b表示生产速度慢。

重音应该落在400上。

重音应该落在右边

3)根据问题读下面的句子:

昨天,他偷偷溜出校园去看电影。

a什么时间?

谁,哪一个?

c是做什么的?

注意强调执行

做完练习后,回来看看课文引言部分的两个例子。

问:这两个例子中汉语有什么特点?

对比表明,汉语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

(二)音节结构简单规则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一、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b、单词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c,有唯一量词和语气词)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单词没有形态变化

虚词既重要又丰富

比如洪承畴自己写的对联:君恩似海深,臣节似山重。

这是明朝大臣洪承畴自制的对联。后来,他倒向了清朝。有人在这幅对联上加了两个字,意思相反。

C.语序作用的重要例证:李九喜的评论:曾国藩奏文;公司年终报告

总结语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再举一个例子

三。摘要

老师和学生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后,我们来试试手。

第四,联系高考

1.(08浙江卷)以下带点的单词发音完全一样。

A.泪删糯米香

B.信笺湮灭沉默,不可散发。

C.飞上鱼鳔,创造历史。

D.血腥戏谑的噱头是毫无根据的

b解析:a .籼稻中删除、读shān、读Xiān;b .写读jiā n,打孔,封口,偶尔;c .读biāo,读biào,读piāo;d .补血,调戏,点穴。

2、(07江苏卷)下列句子中,选得不差的是

A.在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形式诞生和发展之前,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继承、完善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发水平在不断提高。

C.建设苏通大桥的初衷是拉近苏北与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使得减缓地球温度和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成为可能。

答案:d

解释:A中的介词导致结构混乱,B搭配不当,意识和提高搭配不当。建立C句意识,可以放在进一步之前,也可以加在意义重大之前。虚词很重要

3.(08辽宁卷)依次用横线填写下列句子。最合适的组是

红星小学门卫王然被区教育局评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他的突出事迹之一就是认识了学校500多名学生,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门卫动了校园,体现了服务育人的精神。

学校的老师在教书育人

(2)这不只是像用心背书。

叫出学校所有学生的名字并不容易。

(4)校园内的管理和服务都体现了育人功能。

⑤很容易说出几个学生的名字。

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A.①④⑤②③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③⑥②①⑤④D.⑤③②⑥①④

答案d基本采用排除法。从题目的填空来看,应该是两对句子,其中3⑤明显应该是连在一起的,中间不能插入其他任何东西,不包括A项和c项,从B项来看,句子2明显不能与段落相连。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语言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灵魂和血液中的文化符号,真实地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痕迹,成为延续历史和未来的血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民族语言的国家,历经千年风雨,却不得不面对英语这一霸权称谓的严峻挑战。很多专家都说过,过去不认识汉字的人是文盲,那么未来不认识英语的人就是新文盲。我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汉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的一个单词可能包含一个句子或一个故事。可以说,世界上只有汉语可以称得上学无止境,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与汉语的广度和深度相提并论。如果抛弃母语,忽视母语,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都会以祖先为耻,成为千古罪人。

中国强大后,所有外国人都被要求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文言文太简单了,他们用毛笔答题更便宜,烦大家刻刀,刻甲骨文龟壳。论文题目叫《论三个代表》,听力测试的时候,用的都是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听两遍,菊花台只听一遍。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正常的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