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邮政编码及地址介绍
太原科技大学简介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学科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52年,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山西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正式成立。中国近代杰出的机械工程专家、时任太原重型机器厂总工程师的直先生担任首任校长。1953,学校划归中央机械工业部。1955长春汽车学校与汉口技术锻压专业师生合并。1960年,学校升格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1965,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机电学院合并为起重运输机械专业师生全系统。1981,学校开始培养研究生。1983成为全国第二批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1998,学校改为教育部和山西省建立* * *管理体制,以山西省为主管理。2004年,学校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同年,山西化学工业学校合并。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太原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艺九大学科相互支撑,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有三个校区(主校区、南校区、金城校区),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与物流工程、应用科学、经济与管理、环境与安全、化学与生物工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思想学院。本科专业58个;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3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具有培养MBA、LLM、社会工作硕士的资格。各类学生3万多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117人,其中高级职称518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3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山西省青年人才、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科研专家15人。1人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围山西省“333人才工程”,14人是山西省“*”海外人才。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国际标准、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简单重质、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内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部分特色优势毕业生供不应求,多次获得山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省级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育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创新区等一大批优势教学资源,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水平的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搭建学科平台,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学科特色。配有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山西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与支撑)、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校科研氛围良好,坚持“立足优势、结合需求、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原则,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近年来,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配套计划等重大项目,参与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载人航天、核电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攻关任务。先后四次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数十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授权专利200多项,多次获得省级部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学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2000年,学校与中国重耳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贸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极大地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为企业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阳轴承等一大批大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学校与太原重工联合开发的大型空间七杆机构滚切剪、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等成果广泛应用于宝钢、首钢、太钢等数百家钢铁企业,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技术优势,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大学控股的高科技公司“HKUST重工”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本尼迪克特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长冈工业大学、丰桥创意大学、马来西亚威斯康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访问、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学校还与日本丰桥演讲交流会等国外社会团体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现总占地面积7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654380余+0.48万册。
面向未来,HKUST全体员工正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术、开放办学”的理念,坚持“质量兴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共同进步”的办学方针,努力实现特色鲜明、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