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别人的水印算侵权吗?

如果去掉别人的水印不属于商业目的,属于侵权但不予追究。对图片著作权人的名誉或财产权利造成损害的,将予以追究或处罚。民不告官不究是民事行为,是否追究由图片作者掌控。版权的许可并不改变版权的所有权。通过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被许可人只是在一定期限内、在约定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取得作品的使用权,著作权仍然属于著作权人,不会导致任何权利瑕疵。

一.侵权行为的分类

(1)按组成元素

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自己的过错直接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因此适用民法中的一般责任条款。

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没有过错,但根据民法的特殊责任条款或特殊民法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

(2)按侵权对象分

侵犯财产权:包括侵犯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侵犯人身权利:包括对他人身体和心理的侵犯。

二、侵权民事责任的特征

①侵权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不是道德责任;

(2)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不是刑事或行政责任;

③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是财产责任;

④侵权责任主要是补偿性的。

第三,侵权与犯罪

1.侵权是针对某人的民事违法行为;而犯罪则是违反国家保障的利益的规定,针对个人、社会或国家的违法行为。

2.两者在主观过错上存在较大差异。侵权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通常只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可归责性,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实际损害。刑法上的过失既要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归责性(违法性),又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十七条

侵犯版权的行为具体指: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对其作品进行复制、发行、表演、放映、播放、汇编并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保护其作品、音像制品等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更改作品、音像制品等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