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首先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大飞跃。目前我就讲几个简单的数据:
1,中国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前的世界第15位跃升到2010位第二位,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4711。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大约是改革开放前1978的130倍,30年来经济增长率高达9.3%,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均GDP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的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率,结果就是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
从1978年区区380亿元到2011再到35083元,这期间人均收入增速高达92倍,人均GDP的高速增长一直延续至今。在过去的六年里,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
我也举个简单的数据:从2005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112到2011的89位。在这六年里,中国人均GDP排在世界23位,这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2.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也给中国的产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978的28%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外资行业占比从1978的24%上升到目前的44%,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比重在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在提高的同时,中国第二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制造业的崛起尤为令人瞩目。
3.目前,迅速崛起的制造业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目前,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约有500种,约有222种产品居世界第一。这个称号属于中国。在制造业快速崛起的同时,近30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好。
过去30年,我们在深度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也令人瞩目。中国在水电、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可以和世界上很少几个国家相比。
4.经济实力的大飞跃还表现在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改革前,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65438+6700万美元,到2011,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1811。
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还体现在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粮为先的农业国家。当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1978数据),到了2010年,我国农民年均纯收入已经上升到5965438+。
5.在农村人均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农村贫困率快速下降,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4%左右。贫困率的下降彻底解放了中国数亿农民。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的一些人口仍然贫困,但我们今天已经大大提高了解决贫困的能力。
我们在未来将面临一些挑战,但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主要原因是今天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基础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6.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增长也体现在国家金融实力的增长上。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从1978,我国财政总收入***1132亿元增加到20165438。这个比例大约是1978的92倍。
2010年,中国大陆居民已基本普及家用电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6.5部。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宽带用户4.5亿,互联网用户占34.3%。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可以说得到了根本改善。
7.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2009年以来,中国推动了大规模的医疗和健康保险改革。今年短短三年,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人数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如此高的覆盖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在世界各国都是极为罕见的。
从总体上看,当今中国人民享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作为客观现实,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成就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扩展数据:
改革开放是我国* * *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即内部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联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