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生物质能源有哪些?
森林能源是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提供的生物质能,主要是薪材,也包括一些森工剩余物。森林能源在中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左右,全国农村森林能源消费量约为100万吨标准煤,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在丘陵、山区和林区,50%以上的农村家庭能源消耗依赖于森林能源。薪材来源于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修剪树枝、木材加工的下脚料,以及专门提供薪材的薪炭林。1979年薪材合理供应量8885万吨,实际消耗量181万吨,薪材多1次;1995可合理提供143229万吨森林能源,其中薪炭林可提供2000多万吨薪材,我国农村消费量为21339万吨,供需缺口约7000万吨。
第二,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我国农村的传统燃料。秸秆资源与农业密切相关,主要是种植生产。根据1995的统计数据,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6.04亿吨,其中肥料还田及其收集损失约占15%,其余为5134亿吨。可利用的51340万吨农作物秸秆可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其余大部分还可作为农民做饭和取暖的燃料。目前,我国农村作为能源的秸秆消耗量约为2.862亿吨,但大部分是以低效的方式直接在柴灶上燃烧,转化效率仅为10%-20%左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地区差异逐渐扩大,商品能源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事实上,农民收入的增加和获得商业能源的困难可以成为他们转向使用商业能源的机会和动力。商业能源(如煤炭、液化石油气等。)在靠近商业能源产区或富裕的农村地区成为其主要的烹饪能源。传统方式使用的秸秆成为第一个被替代的对象,导致弃于田间直接燃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在许多地区,废弃秸秆的数量已经占到秸秆总量的60%以上,不仅危害环境,而且浪费资源。因此,加快优质秸秆的转化利用势在必行。
第三,牲畜粪便
牲畜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除少数牧区直接燃烧外,畜禽粪便主要用作沼气的发酵原料。中国的主要畜禽是鸡、猪、牛。根据这些畜禽的品种、体重、粪便排泄量等因素,可以估算粪便资源量。据测算,我国畜禽粪便资源总量约为8.5亿吨,折合标准煤7840多万吨,其中牛粪5.78亿吨,标准煤4890万吨,猪粪2.59亿吨,标准煤2230万吨,鸡粪14万吨,标准煤717万吨。粪便资源中,大中型养殖场的粪便更便于集中开发和规模化利用。目前,中国有6000多个大中型牛、猪、鸡场,每天排放80多万吨粪便和洗涤污水。我国年粪便污水资源量为654.38+6亿吨,相当于654.38+065.438+0.575亿吨标准煤。
第四,生活垃圾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和积累量逐年增加。1991和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分别为5.88亿吨和6.45亿吨。同期,城市生活垃圾量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1995年,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40个,垃圾清运量1075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商业和服务垃圾以及少量建筑垃圾的混合物。其构成复杂,其构成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城市建设、绿化面积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我国大城市垃圾的成分已呈现向现代城市过渡的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接近1/3甚至更高;第二,食物垃圾是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三是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约为4.18 MJ/kg (1000大卡/kg)。